王尋和王邑沒撈到戰事,心有不甘。
但暫時保住了史熊,王邑心里勉強好受一點,王尋就有些郁悶。
折騰了大半天,居然讓王匡和甄邯占了便宜。
氣的王尋直瞪眼。
但沒人搭理他。
劉秀給王莽提出了建議,王莽做了決定,其他人也不好多說什么。
又閑聊了一會兒瑣碎的政事,退出了未央宮。
王莽派遣了自己的心腹宦官,領著宮中的幾個繡衣頭領,出了未央宮,趕去益州查探王邑所言是否屬實。
一行人出了常安城,剛到咸陽城,就聽到了公孫述跟西南逆賊勾結,問西南逆賊討要廉丹頭顱,加以羞辱的謠言。
謠言傳的沒有王邑說的那么不堪,但大致跟王邑說的沒什么差別。
王莽的心腹宦官立馬派了一個繡衣執法回去給王莽匯報,他帶著其他人繼續趕往益州。
一行人進了秦嶺,剛到秦嶺深處的棧道前,碰見了一群從廣漢郡逃出的難民。
稍微打聽了一下,就得知西南逆賊占據了犍為郡,并且兵進巴郡,三日之內,連占四縣,卻對蜀郡秋毫無犯的消息。
得了,這些也不用去益州了。
廉丹兵敗以后,有史熊坐鎮巴郡,巴郡的實力并不弱,反倒是蜀郡比較空虛。
西南逆賊不打蜀郡,反而攻打巴郡,那公孫述跟西南逆賊有勾結的消息,也算是坐實了。
一行人匆匆返回常安城,將他們打探到的消息告訴了王莽。
王莽得知了消息以后,雷霆震怒,召集了十公再次議事。
經過商議,王莽、劉秀等人將廉丹和馮茂兵敗的消息怪罪到了公孫述頭上。
同時懷疑公孫述不僅跟逆賊有勾結,還慫恿逆賊進犯犍為郡和巴郡,有割據益州之嫌。
甚至,王邑叫囂著說,西南逆賊很有可能就是公孫述養的,不然一群蠻夷,如何敢跟朝廷作對,又如何能擊潰朝廷大軍。
王邑的說法,得到了一部分人的支持。
于是乎,王莽一怒之下下令,罷黜公孫述蜀郡大尹之職,并且緝拿公孫述,以及其一眾家眷,到常安城受刑,同時下達了夷公孫氏三族的命令。
明以前,誅九族是最狠的刑法。
唐宋以前,誅三族是最狠的刑法。
王莽下令誅公孫氏三族,算是最重的懲罰了。
王邑主動請纓,去抓捕公孫氏的三族,王尋主動請纓,去蜀郡捉拿公孫述等一干人等。
王莽也沒多想,便將此事交給了王邑和王尋。
王邑出了宮,領著兵馬就去抄留在常安城里的公孫氏族人的家。
王尋則點了一隊人馬,帶上繡衣執法,浩浩蕩蕩的殺向了益州。
公孫述得到消息的時候,王尋已經帶著人抵達了廣漢郡。
蜀郡,郡衙。
正堂上,公孫述面色陰沉的能滴出血,公孫義和公孫恢一臉慌亂的站在公孫述兩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