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讓巴山拿著一對二百斤的銅錘去戰場上廝殺,走不了幾個回合,巴山就得趴在地上大喘氣。
馬援拎著三百斤的銅錘,跟紙糊的似的?
你覺得我會信?
能將三百斤的銅錘揮舞的虎虎生風,那雙臂的力氣恐怕早就超過三百斤太多了。
“那馬余呢?我聽人說,馬援家中四兄弟,就馬援最不成器。一個不成器的馬援就如此厲害,那馬援的兄長恐怕更厲害吧?”
正堂里的人都沉浸在魚蒙講的故事里,沒人發現魚禾已經出現在了正堂門口。
陰麗華在聽完了馬援的勇武事跡以后,又問起了馬余。
提到馬余,魚蒙更精神了,魚蒙興高采烈的道:“馬先生有病在身,需要靜養,所以我不知道他武藝如何。但是他的學識絕對是我見過的所有人里最厲害的那個。
楊太守和謝太守為了發展交趾三郡,特地在交趾三郡開設了學室。
可交趾沒有幾個讀書人,識字的都少的可憐。
為此,楊太守和謝太守特地花了大價錢,從徐州、青州等地請了一些落魄的讀書人到交趾三郡傳播教化。
這些人呢,覺得交趾窮,又是蠻夷之地。
楊太守和謝太守在蠻夷之地做官,也就那么回事。
所以到了交趾以后,就各種拿大,裝腔作勢。
今天要吃海魚,明天要吃山珍,不高興的時候還得拿錢財說話。
馬先生到了交趾以后,見這些家伙沒有多少學問,還四處拿大,有點看不慣,就拖著病軀,跟這些人舉行了一場辯經會(辯論的是圣賢著作的文經,可不是佛家的經書)。
那些家伙稱之為什么月談。
馬先生就一個人,一根舌頭,硬是將這些家伙們辯駁的啞口無言。
自那以后,交趾的讀書人再也不敢拿大了。
楊太守和謝太守激動壞了。
為了答謝馬先生,他們準備幫馬先生立一座學宮,將馬先生供起來。
籌建學宮的文書我都帶回來了,只要主公點頭。
明年這個時候,交趾就能多出一座龐大的學宮。”
魚蒙講的繪聲繪色,魚父聽的抓耳撓腮、喜不自勝,陰麗華眼中也異彩連連。
魚禾聽著一個勁的翻白眼。
繼三百斤銅錘以后,舌戰群儒的戲碼也上演了?
《三國演義》和《隋唐英雄傳》是你寫的吧?
后世的著書者是刨了你的墳,盜了你的文吧?
越吹越玄乎。
不過也不全是吹,至少傳遞出了幾個重要的消息。
其一就是馬援在南越的戰事很順利。
其二就是馬余的病情在多個大夫攜手治療下,有所好轉,并沒有因為長途跋涉的勞累而惡化。
其三就是……馬余八成被楊音和謝祿這兩個壞家伙給騙了。
那楊音,那謝祿,那是壞的頭頂生瘡、腳底流膿。
一群在徐州、青州不得志的讀書人,跑到他們的地頭,跟他們拿大,假酒喝多了吧?
楊音和謝祿能把他們吃干了抹凈了,還能讓他們感恩戴德。
就算是一些得志的讀書人,甚至名宿大儒,到了交趾三郡,楊音和謝祿也能給他們治的服服帖帖,安排的明明白白。
所以交趾三郡的讀書人拿大,肯定是個幌子。
八成是楊音和謝祿這兩個貨見馬余病情有所好轉,就惦記上了馬余,然后自導自演了一處戲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