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禾嘀咕了一下,微微搖頭,“越兒正值讀書的年紀,應該好好讀書做學問,不應該涉足仕途。”
陰麗華哭笑不得的道:“越兒如今跟你在六盤水起兵的時候一般大。你能起兵反新,他難道不能出仕做個小官。
再說了,你下令讓相魁去迎的賈復不也才十三歲嗎?
難道你迎到了賈復以后,不準備讓他做官,而是讓他待在你身邊讀書?”
魚禾張了張嘴,不知道該如何反駁。
他總不能告訴陰麗華,他起兵反新的時候,是一個擁有者少年人身軀,成年人靈魂的異類吧?
也不能告訴陰麗華,賈復那是個天賦異稟的家伙,上蒼的親兒子之一,他的軍事才能已經經過歷史驗證了吧?
陰麗華瞧著魚禾啞口無言,又笑著道:“我覺得你該給越兒一個機會,讓越兒歷練一二。”
魚禾沉吟著,沒有說話。
十三、十四、十五六歲的年紀,放在后世,那是受保護的年紀。
游戲都不讓多玩的那種。
可是放在這個時代,那就是意氣風發、鱗爪飛揚的年紀。
他們不僅能出仕為官,也能上陣殺敵。
造成這種風氣的根子就在漢武帝劉徹身上。
劉徹十六歲登基,算是一個少年天子,所以他意氣風發、鱗爪飛揚,他也喜歡意氣風發、鱗爪飛揚的人。
所以他看中了同樣意氣風發、鱗爪飛揚的霍去病。
他培養霍去病、寵信霍去病。
霍去病也不負他的厚望,上了戰場以后就建立了彪炳的戰績。
他們君臣之間的一切,被當成了佳話廣為傳唱。
這種任用少年人的風氣,也就跟著起來了。
陰麗華作為這個時代的人,提議讓魚越出仕,很符合常理。
但魚禾作為一個有后世思想的人,總覺得魚越這個年紀的少年人該將重心放在學習上。
魚禾覺得,少年人少年時不好好學習,長大了沒有學問,走上仕途,肯定會吃虧。
但仔細想了想,貌似……這個時代不吃這一套。
這個時代沒有科舉,也沒有應試教育。
出仕看的是孝廉,而不是學問。
少年人是可以邊學習,邊做官的。
當然了,造成這種風氣的,還有另一個重要的原因。
魚禾也是剛剛想到。
那就是這個時代的人壽命短。
人均壽命在三十歲左右。
一個人在渡過了幼年期以后,再苦讀十載,就沒多長時間做官了。
朝廷若是不任用少年人的話,很有可能就會造成官吏短缺的情況。
雖說這個時代年齡超過三十歲的人很多。
可能符合朝廷任用標準的人卻不多。
舉孝廉你以為是誰都能舉的嗎?
你得有一定的背景,你得有一定的孝廉行為,才有資格。
不是說,你是個人就行。
貧寒子弟是沒機會參與這種高端的事情的。
你一個貧寒出身的苦哈哈,在衙門里沒有人,衙門里憑什么舉薦你?
你臉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