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是各自回到住處,準備起了華服,準備參加魚禾的大婚大典。
順便將魚禾封賞群臣的細節傳揚了出去。
魚禾自己也沒閑著,他并沒有忙活自己的婚事。
而是下了一紙王詔,將石頭城,以及石頭城方圓百里,一口氣劃撥到了一處,將其改名為金陵。
文武們看到了魚禾的王詔以后,瞬間明白那個并不存在的金陵縣男所封的金陵到底在何處。
也明白了魚禾對相魁這個從小陪伴他長大的家仆,到底有多優厚。
雖說相魁只是一個縣男。
可一個在魚禾腳底下的縣男,其尊貴程度,絲毫不遜色給那些封在金陵以外的縣伯。
在這方面,也是有講究的。
封地越靠近帝王,那就代表在帝王心里的位置越重。
簡在帝心四個字,遠比任何高官厚爵都重要。
魚禾此次封賞了那么多人,封在金陵的也只有相魁。
封在丹陽郡內的,也只有馬援、馮異、銚期、張休、劉俊幾個人。
剩下的皆在丹陽郡外。
……
臘月十四,易嫁娶。
一大早,魚禾就被人拽起來,穿戴上了吉服,帶上供品,去大廟祭拜。
帝王娶妻,跟民間還有些不同。
魚禾不需要去親自迎陰麗華,他只需要在大廟內祭拜以后,派遣王車去陰氏迎陰麗華即可。
待到陰麗華抵達大廟以后,跟魚禾共同祭祀一番,然后共同乘車在城中環繞一周,返回宮殿,舉行大婚慶典。
待到慶典過后,又要去大廟再祭,然后舉行冊封大典,冊封陰麗華為王妃。
然后才是吃席、入洞房之類的。
總之,比民間的要繁瑣數倍,也比民間嫁娶多了諸多禮儀。
大部分都是在祭祀上。
古人那一句國之大事,在祭在戎,不是隨便說說的。
魚禾身為王侯,陰麗華又是魚禾的王妃,成婚的時候必須祭祀。
魚禾在禮官引領下,到了大廟,祭祀過了魚氏列祖列宗以后,就派人驅車,領著相當隆重的‘儀仗隊’去陰氏迎人。
大廟里不止有魚氏的列祖列宗,還有諸多先賢。
但魚禾成婚,只需要祭祀列祖列宗即可。
成婚這種事情,不必麻煩先賢。
迎陰麗華的車架到了陰氏以后,再經過了繁瑣的禮儀以后,陰識親自背著陰麗華上了王車,然后親自駕車,趕往了大廟。
到了大廟門口。
魚禾已經等候多事。
陰識下車向魚禾施禮過后,將陰麗華迎了下來,交給了魚禾。
陰麗華今日端莊大氣,一身紅紋黑低的吉服,配上一頂華貴的凰冠,貴氣逼人,
似乎她天生就是一位貴人。
就是那端莊肅穆的神情看的魚禾有些別扭。
但魚禾也能理解。
畢竟是到大廟見魚禾的列祖列宗,嬉皮笑臉的也不像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