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不能阻止魚禾上戰場,那就只能加強魚禾的守衛工作。
魚禾的侍衛目前只有左右虎賁衛兩位,左虎賁衛如今還待在金陵,魚禾身邊如今只有右虎賁衛。
雖說右虎賁衛皆是悍不畏死之人,但僅憑他們,根本不能保證魚禾在戰場上的安全。
所以必須再增添侍衛。
陰識和馬援聽到馮異這話,齊齊開口,“臣亦是如此。”
魚禾微微皺眉,“精兵強將,正是你們現在最需要的人手。給了朕,你們拿什么去對付敵人?”
馮異正色道:“臣不會因為缺了精兵強將,就敗給任何人。”
陰識和馬援也自信的道:“臣亦是如此。”
魚禾沉吟了一下道:“你們的心思,朕明白,但朕還是覺得不妥。你們看這樣可好,朕就待在大軍中間,不出現在兩軍陣前。
有大軍拱衛,別人也傷不到朕。
朕也無需在此關鍵時刻,抽調各軍中的精兵強將。”
馮異和馬援遲疑了一下,略微思量了一下。
魚禾待在大軍中間,由他們安排魚禾守衛的話,倒也安全。
敵人想傷害魚禾的話,得先殺穿他們半個大軍隊伍。
以王匡和樊崇的能耐,想在他們眼皮子底下殺穿半個大軍隊伍,根本不可能。
“若是如此的話,臣沒有異議了……”
馬援緩緩的道。
馮異也點了點頭。
陰識見此嘆了一口氣,沒有再多言。
隨后魚禾就跟馮異、馬援一眾人,商量了一番具體的兵力部署。
此次入三輔作戰,最重要的兩處地方便是潼關和函谷關。
此處的函谷關,非老子西出的那個函谷關。
老子西出的函谷關,乃是秦函谷關,位置在如今的弘農縣。
漢武帝元鼎三年,時任樓船楊仆數有大功,上書給漢武帝,宣稱自己恥為關外之民,希望武帝能遷移潼關,為此他愿意獻上所有家財,重做此次遷關之用。
漢武帝應允了此事,將函谷關從弘農縣遷移到了新安縣。
所以,函谷關有兩個地址,一個是弘農縣函谷關,稱秦函谷關,一個是新安縣函谷關,稱漢函谷關。
魚禾征討三輔,由東入長安城,必然要經過漢函谷關。
函谷關也好、潼關也罷,皆是易受難攻之處。
王匡和樊崇必然不會放過這兩處地方,必然會在這兩處地方布下重兵。
所以對魚禾而言,這是兩塊硬骨頭,必須得著重照顧。
特別是潼關,不僅是易受難攻的兵家要地,也是長安城東邊的門戶。
所以魚禾一旦攻破函谷關,王匡和樊崇必然會調集一切能夠調集的兵力,鎮守潼關。
魚禾和馬援、馮異等人必須想好,潼關若是久攻不破,該如何破局。
雖說魚禾在兵力和實力上有絕對的優勢,但是借著雄關阻擋強敵的例子,在歷史上屢見不鮮。
魚禾可不想在潼關前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