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帥如此,夫復何怨!
那數名萬夫長,亦知黃州反賊來者不善,乃急于中軍帳找陵睢商議對策。
哪里還找得到,眾將見中軍帳已人去帳空,知是主帥已逃,既然主帥都已逃,那大家都不傻,就都逃吧。
于是各萬夫長亦皆帶上所部親兵,騎馬向金陵方向逃命。
萬夫長一般身邊亦都有十數名騎馬親兵護衛,千夫長亦有數名,百夫長雖然無親兵,但亦有馬,當此逃命緊要之時,四條腿存活幾率定高于兩條腿一倍不止。
那無馬小卒剛開始還呆呆傻傻,不知何故這些個官長個個縱馬往北狂奔。
俄而忽見南方塵煙大起,萬馬奔騰之聲勝于雷霆,那傳言中的關、張、孔、馬四頭領,手持鐵錘大斧,萬石弓霸王槍,如收命閻羅般奔騰而來。
原來如此,官長先知訊息,逃命去也。
這可苦了只有兩條腿的步卒,見那黃州反賊萬馬奔騰,如潮水般涌來。欲逃,又跑不過;欲戰,那指揮官長皆已逃命,又無人組織指揮。
雖然此時步卒仍有五萬,但因前幾日敗卒皆言黃州反賊如何如何武功高強,殺人如切菜。眾兵卒早已心生恐懼,而今反賊鋪天蓋地而來,頭領皆已逃逸,眾兵卒早已了無戰心,面如土色,兵未敗氣先沮。
那還是逃吧,雖然兩條腿定是跑不過四條腿,但只要跑到前面,自有后面的先死,自己或許能逃得性命亦未可知。
兵敗如山倒,就是這樣開始的。
騎兵是如何收割步兵的?
自馬鐙、馬鞍和蹄鐵的出現,騎兵就成了步卒的惡夢。
雖然歷史上,亦有少數以步制騎成功的案例,若三國時諸葛亮的蜀兵。用絆馬釘,木車擋住騎兵沖擊,再用諸葛連弩對騎兵進行箭雨打擊,亦可成功克制魏國騎兵。
其次是岳飛,曾經用麻札刀砍馬腿的方式,成功擊敗金兀術的鐵浮屠。
但這種砍馬腿的方法有一個前提,就是必須將敵方的騎兵成功引至己方陣地,紀律性極強的死士提前布置在挖好的壕溝里面,不準仰視,直砍馬腳,那鐵浮屠三馬相連,一馬仆地,二馬亦不能走,所以大敗,用己方軍士的命換敵馬之命,如此方能將金兵重騎擊敗。
但這種陣法有兩個前提,其一即必須地利于我而不利于敵,辟如岳飛砍馬腿的麻札刀軍,必須將敵軍引來己方挖好壕溝的陣地,如此方可將彼擊敗。
而諸葛亮的半圓對騎陣形,亦必須有地利,須是關隘地方方可如此,敵軍無法繞到后方,若是敵軍可以四面包圍,四面攻擊,那除非你的方陣或圓陣永遠不動,若你一動陣形一亂,亦只有大敗的份。
其二是己方的兵士紀律性極高,真正做到悍不畏死,以命相搏,否則出現逃逸動搖等,亦只有大敗。
而且縱使騎兵被擊潰,只要馬腿沒被砍掉,難道四條腿的騎兵要逃命,兩條腿的人還追得上?
而騎兵對付步兵的方法實在太多了。
其中最出名的是當年縱橫草原,橫掃亞歐大陸的蒙古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