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太原城里紅霞滿天。
一陣尖細的聲音從窗戶里傳來:
"磨剪子吔,搶柴刀!"
"賣甜酒烙饃哎??"
這絕對不是正宗的太原本地腔,細長的尾音夾雜著天南地北各個地區的鄉音。
他們為生計背井離鄉,來到這座城市增添這里的繁忙。
太陽灑到了窗頭上,張振宇立即爬起身來,叫醒了其他的行動隊員。
忙亂中,大家洗漱完畢。
一起去城南街晉陽南門的陽春面館,和潛伏在這里的特工接頭,順便解決早餐問題。
城南街好找,晉陽南門也有偌大的牌樓標志,找到它并不困難。
陽春面館就不是那么容易找到了。
翻遍了城南街大大小小不知多少條巷子,幾乎找遍了所有的面館都沒看到有陽春面館字樣的店鋪招牌。
大家正在泄氣,準備原路返回,吃了東西再找。
突然在拐角處,很不顯眼的角落里,一個無牌的面館傳來一陣粗重的叫賣聲,不名伙計叫道:
"陽春面勒,陽春面,太原城里最有名的陽春面。"
張振宇當先走上前去:
"伙計,給我來一碗陽春面,少放點鹽多放點醋。"
店伙計愣了一下,上下打量著張振宇:"客官,對不起你的面我做不了,請稍等,我去叫老板。"
店面很小,況且位置又不顯眼,客流量不多,類似于這種店鋪,大多是老板兼跑堂兼廚師一肩挑。
奇怪的是,這個店里居然還請了伙計。
張振宇立馬覺得:
無牌的陽春面館并不是以做生意為業,肯定還兼顧著另外別的行業。
并不寬敞的客廳只擺了四張桌子,有兩張桌子上坐了吃面的客人。
不一會兒,一個二十多歲的男子,圍著一條油漬斑斑的圍裙從里面出來,剛要開口說話,突然愣住了。
張振宇看到來人,也是怔了一下。
衛陽春!
沒搞錯吧?勞動者聯合會的同志,他的老同學,怎么會當了軍統特工?難道他叛變了紅黨投靠了國民政府?
旁邊有特別行動小隊的隊員,可能是為掩人耳目,衛陽春連忙走到張振宇面前:
"不好意思客官,這地方太小,你們人多,隨我去里面堂屋坐吧。"
大家隨衛陽春來到里面的房間,確實有間寬敞的屋子。
簡單的桌子板凳,大概好久沒有用過,可以明顯看到桌子已經發霉。
衛陽春叫伙計出去應酬客人,他把門關上:
"在下衛陽春,陽春面館老板。"
果然沒有搞錯,正是張振宇的同學,他是衛陽清,衛陽學的弟弟,兩位哥哥為了紅黨的事業已經壯烈犧牲。
衛陽春是南京軍統戴笠局長安排在太原潛伏的特務,這次接頭的正是他。
張振宇故意上下打量了衛陽春一下:"衛陽春!你的名字很不錯,陽春面也是個不錯的品牌,只是這個店鋪的規模有點小,要是同時來個十個八個我們這么大的人,站都沒地方站。"
衛陽春聽后一怔,他和張振宇一年沒見,當他第一眼看到他時,也是十分納悶。
一九三六年五月,全國各界救國會成立,沈鈞儒、鄒韜奮等響應紅黨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號召,擁護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政治主張。
召集各地救國會的代表在上海召開會議,成立了全國救國聯合會。
會議通過了《抗日救國初步綱領》,并發表宣言。要求國民黨停止內戰釋放政治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