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無忌雖然年幼,但他的心智早已成熟起來了,比起同齡的師兄弟,做事更加穩健和充滿智謀。
無忌曾經和常遇春及趙華陽有過生死交往,這是其他武當弟子未曾有過的經歷,更何況,很多武當弟子與其從未謀過面。
選擇他去給二人送信,當然最合適不過了。
“無忌,你二位師叔行蹤不定,也不知去哪里才能尋到,這也是為師最為擔憂之事。”
凈云的考慮不無道理,徒弟雖然聰慧果敢,但要順利成形,也絕非易事。
“師父不必過慮,徒兒先去武昌城,說不定可以遇到趙師叔,然后再去尋常師叔!”
無忌記得,上次追隨趙華陽去了武昌,還與其在一起并肩戰斗,對抗著元兵……
就要下山了,令無忌無比遺憾的是,還未曾與祖師爺見上一面,心中感到悵然若失。
祖師爺真的是世上的高人,不像整日參禪問道的弟子們,做的還是表面文章,難修無量功德。
“小六,無忌要下山去了,你還是留在山中吧!”
張無忌雖然不舍,但獼猴終究要在山林里生活,他不能把小六帶在身邊。
小六現在完全恢復了體力,應該可以適應野外的環境,無忌把它帶到了后山,狠心地丟在了一個山洼里……
第二天,無忌就要下山,他還是惦記著小六,便在大霧之中一路尋找,最后終于見到了它。
“喔,喔!”
小六發出了欣喜的歡叫聲,它一下子就跳進了無忌的懷中。
還在一直不停的哀嚎,小六就像迷失了方向的孩子,終于回到母親的懷抱一樣。
無忌心中頓時一陣酸楚,他決定帶著小六,一起下山!
就這樣,武當少年張無忌,身著青衣道袍,頭戴斗笠,手握武當劍,肩頭臥著小獼猴,一路大踏步向著武昌城而去……
洞庭湖邊煙波浩渺。
荊江南岸,便是八百里洞庭湖水,仿佛一片水澤之國,一眼無法望到邊際。
湖面上漁舟點點,波光粼粼,這里并沒有因戰亂,而出現荒蕪死寂的景象,好似又一個世外桃源。
這樣的美景令陳功等人心情愉悅。
“少爺,這里要比姐姐家中的田園之色,更加令人舒暢,不如我們在這做個漁民,也不錯啊!”
小青再一次雀躍起來,這種隨遇而安的灑脫,也是沒誰了。
陳功背手站在船頭,昂首遠望,貌似高人一般淡定。
搖櫓劃船的是那名農夫,本姓鄭,人稱鄭老七,妻子姚氏已經成為陳功的忠實“粉絲”,囑咐老七,一定要將偶像及家眷送至武昌城。
鄭老七不辱使命,決心完成好夫人交辦的光榮任務,自當盡心盡力。
“公子,湖中寶貝甚多,光是魚類就不下百種,這次又能讓各位大飽口福了!”
老七笑呵呵地說道。
“如此甚好!”
陳功悠然自得,沉浮在江湖之中,人只能順其自然,假若能保持好這種心態,未嘗不是件好事。
劉伯溫實在是安靜,只要沒有特殊情況,他總是保持著靜默,時而盤腿安坐,時而閉目養神,從不主動與人交談。
高人嘛,似乎都應該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