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城看上去城高墻厚,猶如銅墻鐵壁。
可就是這樣一座被朱元璋特意加固過的城池,被陳友諒三天就攻破了。
城里的守軍悉數陣亡,包括朱元璋的義子朱文遜。
當朱元璋率軍急匆匆趕來時,陳友諒已經人去城空,他已在采石集結了強大的海軍,準備渡江攻打應天。
朱元璋被當頭打了一棒,雖然對太平城的失守感到震怒,但對陳友諒的用兵,尤其他的“鐵船”不得不嘆服。
正是因為陳友諒有強大的海軍力量,這些渾身穿著鐵衣的龐然大物,開到了太平城下,就像一座黑色的城堡,士兵們順著桅桿,就能爬到太平城的城頭。
朱元璋不得不召開戰前臨時會議。
會上大家各抒己見,說來說去,都沒有切實可行的辦法。
大家都驚恐于陳友諒的海軍力量,而朱元璋的軍隊所擁有的艦船,不但數量遠遠不及對方,而且體格猶如老鼠見了大象一般。
這種實力的懸殊,就像一道鴻溝,橫在朱元璋面前,他的臉上一直籠罩著陰云……
陳友諒自小就生活在水邊,不僅習于水性,而且知道“水”的力量,后來參加了起義軍,他也把水上作戰,當成了自己最大的優勢。
這種自信當然也是通過實戰,一點點積累起來的,自從當了天完帝國的宰相,陳友諒精心打造了一支戰無不勝的水上雄獅隊伍。
而關于如何建造戰艦,傳言要得益于他的夫人,這位婁夫人天生懂得構造和建造技術,對陳友諒的幫助非常之大。
不管是真是假,現在陳友諒確實建造了巨無霸戰艦,這些鋼鐵巨獸,早已聲名遠揚,獨步天下了。
陳友諒雖然殘暴瘋狂,但他有朱元璋等人所不及的地方。
簡單來說,就是輕易不服輸的韌性,他能靜下心,鉆進大船內,幾個月不出來。
仔細研究每個部位的結構,以及船體連接的緊密度,能畫出一張詳細的船體結構圖,把每個細節都能展現出來。
這就是陳友諒的天分,水給了他超人的靈性,也讓把船打造成魚一般,懂得了水的特性,彼此又相互依存的天衣無縫。
他的戰艦行駛在內湖里,就猶如游弋在自己的水塘里,航行在長江上,就如同三山五岳在移動一般。
假如所有的戰艦都入水航行,就如山崩海嘯來臨,單是這些戰艦的名字,聞言就能讓敵人膽戰心驚。
混江龍、塞斷江、撞倒山、江海鰲……
可怕的是,這樣的戰艦不止上百艘,而是幾千艘,試問,如此龐大威猛的艦隊,誰能與之抗衡?
但是再厲害的武器,不是擺著唬人的,只有真正上了戰場,發揮出它應有的作用,才能帶給擁有者快樂和榮耀。
如今,陳友諒非常自豪和自信地,站在指揮艦上,等待著他的對手朱元璋的到來。
他的眼里仿佛已經看到了朱元璋的戰敗,而把對手關在囚籠里的感覺,實在讓自己欣喜若狂!
一切難道都會像陳友諒設計的那樣發展嗎?當然不會!
因為朱元璋只喜歡在飯桌上吃素,而在戰場上,他的胃口更適合吃生猛海鮮等大餐!
太平城既已淪陷,守著個孤城便沒了意義,朱元璋率軍趕緊返回了應天,他要抓緊時間,研究部署陳友諒進攻應天的計劃。
應天的老百姓看到返回的義軍,不知是不是應該慶賀勝利,但很快從他們的臉色和隊伍的士氣上,就判斷出,現在還不是慶功的時候。
百姓們只好保持克制,依然不去逛街購物,遠離歌舞升平,繼續在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