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寶十四年,身為范陽節度使的安祿山與范陽起兵造反。”
“一天前,陛下聽聞潼關失守,已與一天前的夜晚在陳玄禮率領的金吾衛的保護下,帶著貴妃娘娘,以及眾皇子公主離開了長安城。”
聽完手中太監的講述,李牧感慨起來。
果然,如他心中所想。
現在的大唐已經站在了歷史的拐角點上,對于大唐來說,還是最大的一個拐角點。
安史之亂。
一個將巍巍盛唐帶入衰退的叛亂。
不過,這些都不是李牧現在所關心的,大唐盛世也好,衰退也罷,那個叫安祿山的猥瑣胖子沒事干帶著手下人玩什么推塔重建也無所謂。
總之,這些都不是他所關心的。
因為,他只關心,楊玉環的安危。
歷史上,楊玉環可是因為安史之亂殞命與馬嵬坡的。
這怎么可以。
以前看歷史書,看到楊玉環死在馬嵬坡,只會當一個歷史事件,惋惜一下,不會有太大的情緒波動。
但是,往日已經不同今日了。
李牧身處在大唐歷史位面,吃下了楊玉環,就已經視這位大唐貴妃娘娘為自己的女人,當做他私人的收藏品了。
試問一下。
一個自己的女人,私人收藏品,怎么可以允許外人決定其命運呢。
哪怕這個外人,是大唐的皇帝李隆基,楊玉環名義上的所有者也不行。
他不允許。
擔憂與楊玉環的性命,李牧拎起手中的太監,冷聲道:“告訴我馬嵬坡在哪里,距離長安有多遠。”
“馬嵬坡上的馬嵬驛在......在始平縣以西,多遠,奴婢真的不知曉了......。”內侍太監被李牧嚇得下邊濕了起來。
李牧看到被他拎起來的太監尿了,皺眉的一甩手,將手中的太監扔在了地上,罵道:“滾吧。”
“是,奴婢,這就滾。”
得到了自由,這太監也不敢多做停留,來不及顧忌濕透了的衣袍,亂滾帶爬的逃離了李牧的視線。
而李牧沒有多做停留,直接轉身快速的離開華清宮。
按照歷史記載,楊玉環跟著李隆基離開長安后,沒有幾天的時間,就到了馬嵬坡上的馬嵬驛。
然后,就因為陳玄禮帶領的金吾衛兵變,被李隆基下令自縊了。
這樣一來,李牧必須盡快離開華清宮,趕往大唐始平縣以西的馬嵬坡。
不然的話,他就只能見到一具美麗,不帶任何溫度和呼吸的尸體,楊玉環的尸體。
.......
只是,當李牧一只腳剛離開華清宮的宮門,腦海里的系統卻想起了一個通知提示。
“叮。”
“根據.......系統將開啟新的支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