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前場籃板也不是都沒有的,長籃板的優勢等等結論,這也是需要大量數據和模型計算支撐,眼下連個基本的高階數據都沒有,還談什么這些三分球和長籃板的關系。
知道這個秘密的,只有鄭鐵一個人而已。
越是困難,就越是需要解法球,里克.皮蒂諾也知道,他這是給球隊的老大,鄭鐵創造最佳進攻機會。
因為鄭鐵已經把自己關于魔球的想法,提前告訴了里克.皮蒂諾,后者是這個時代的進攻大師,頓時就明白了這個“魔球理論”的高明之處。而且鄭鐵故意沒說局限性,就是為了刷數據,啊不,是為了讓里克.皮蒂諾慢慢去自己領悟。
里克.皮蒂諾問了鄭鐵是怎么研究出來這個理論體系雛形的,鄭鐵這個地方也沒有尷尬,隨口就回答了六個字——看棒球看出來的。
看起來沒有什么,但越是這樣簡單不透徹的說法,越是讓里克.皮蒂諾深入了解后,感覺到細思極恐。
這特么任何人的差距就這么大么?看個棒球都可以領悟出籃球的理論體系。
這是真正的妖孽啊。
具備身體天賦的人,在米國,從來都不少,但是具備高球商和高智商乃至還有高情商的,那就在米國不多了。三者合一,更是古今罕見。
因此里克.皮蒂諾除了看鄭鐵的眼神更加發熱以往,他也一頭扎進了這個“新理論”當中,試圖把自己的理論體系和這個融合起來。
都是小球體系,當然容易引起皮蒂諾的共鳴。
這也是鄭鐵為什么說給他聽的原因,你換成是喜歡慢速陣地球的教練試試看。
拉里.布朗,比爾.費奇,包括現在的波波維奇,根本不可能引起重視。
在鄭鐵時不時的引導下,里克.皮蒂諾很快就對于“魔球體系”有了深入了解,和棒球類似,專職可能才是未來聯盟整體的一個新方向。球星或許無所謂,但是對于實力沒有那么拔尖的角色球員,專職專項的訓練某一個天賦,很可能比全面調教效果大得多,成就也高得多。
再想到鄭鐵這么希望把自己國家的中鋒引進來,開始皮蒂諾還稍微有些覺得這是“照顧”,現在再看,再看看鄭鐵讓王志致專項訓練的東西,皮蒂諾恍然大悟。
王志致這種球員,在NBA里面整體看上去,就沒有什么太突出的,甚至身板還是劣勢,和這個時代的內線打法格格不入,基本上就沒有幾個主教練對他感興趣。可按照鄭鐵的“魔球思路”揚長避短之后呢,立刻這種看起來不突出的人,也有了很高的球場價值。
這就是“魔球理念”在球場的兩個關鍵點,一個專項化,一個揚長避短。
這兩個合起來,又變成了一個——“極限提高效率”。
至于“魔球理論”管理方面的做法,這里鄭鐵沒有多說,反正……
球隊老板和我是稱兄道弟的“好哥們”。
你明白這個就行了。
貝勒爺:???
安心,你未來工資只會提高,不會下降,坐著享受成功就好。
所以鄭鐵這個大合同拿得心安理得啊,你瞧瞧,我這個工作做了多少,我多拿點,那是應該的。
波波維奇一看到對面又來,都有點郁悶了,而且這次不僅僅5號位是射手,4號位直接變成了2米左右的小鋒線。也就是說,不管你是羅賓遜還是鄧肯去換防王志致,那么,你剩下的一個人,都必須要出去不然你就只能選擇賭對手三分球不準。
這年代也基本上這么干,實在不行就放,反正你們一般也就一個兩個這種點。
也沒有可能狂投的。
包括O.K時代,那都是這樣的,事實上恢復三分線的距離后,原本上賽季好不容易達到了2成的三分出手,頓時又下滑到了一成多點。因此按照數據和出手威脅來看,這么做是沒毛病的。可是,快船隊不同啊,一堆三分射手,而且鄭鐵來之前就是這樣了,只是他們在這個年代沒有人告訴他們應該怎么打。
現在鄭鐵來了,里克.皮蒂諾來了,魔球理論來了,大家就都有了方向,知道應該怎么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