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謀陽謀,好色貪花,而且喜歡別人采過的花,梟雄……更不要說在知識大爆炸的前世,有個叫易中天的教授,還有個帶領中國人民站起來的太祖,他們都曾深度剖析并極為推崇這位前世時空到死都不曾登臨帝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文學家。
袁烜覺得,這個時空中,他可能了解的是個假曹操!
不,這絕對是個假曹操!
因為這個曹操在登基后把天下重新劃分行政治理區域,許多地方的名字都改成了后世大唐時候的地名。
然后是官制,曹操登基后一改大漢沿用四百多年的三公九卿,而是采用更加明確高效的三省六部制。
至于選官制度也從察舉制變成了科考制,曹操讓更多的寒門有機會步入朝堂,從而想要從根本上削弱士族的力量。
如果這些舉措只能證明曹操有經天緯地之才的話,那么當袁烜讀到“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詩句后,他徹底的凌亂了!
關于這首詩,據說是魏武帝與他的臣子們狩獵時表示自己真正想過的生活是田家翁的時候,有感而發的。
無恥的有感而發!
袁烜按照時間算了一下,曹操建立的大魏帝國已經登基了七任皇帝,共九十五年的時間了。
如果曹操這只大蝴蝶的翅膀沒有把陶潛的先祖扇飛的話,也不知道幾十年后那個不為五斗米折腰的家伙能不能出生,如果僥幸出生了又能不能寫出另外一首水平相當的詩來。
無恥的曹阿瞞,你原來和我袁烜一樣,也是個穿越者呀!
不過,袁烜在分析總結曹操的詩文和施政舉措,以及一些小發明之后,他猜想這個穿越者應該不是和自己來自同一個時空,而應該是唐朝初年的人穿越而來。否則放著李白這樣的大神在腦海中不用,那只能說曹操道德高尚,但是事實已經說明了一切,他就是個無恥的剽竊者。
袁烜內心不忿,憑什么你曹阿瞞穿越過去就是天下至尊,而我袁烜卻只能在這個莫名其妙的地方天天被小孩子逗弄。想到這些,袁烜幾欲抓狂!
不忿又能如何,袁烜雖然前世還只是一個剛剛步入社會的新人,但是人情世故和世間險惡他還是懂的。
他不相信曹操就沒想過回到自己前世的時空看看,但史書和野史都沒有任何跡象表明有這樣的疑點。那只能說明一件事,即使是皇帝也回不去了!也就是想通了這一點,袁烜知道自己可能要在這里度過一生了!
曹操能在重生后就立馬展現自己的絕世才華,那是因為他的頭頂只有上天了,他有絕對的實力保護自己不被懷疑,不被侵害。
袁烜不同,他此時只有這個時空的父母能奮不顧身的保護自己,至于其他人,他從來都沒有徹底放下戒心,即使對方是那個愛哭的老族長也不行。
在有能力保護自己之前,絕對不要表現的太過特殊。
生于平凡,死于異類!
這是袁烜在確定自己回不到前世時空后最先冒出的想法,在有實力保護自己之前,平凡之路才是唯一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