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映廳里面的觀眾看著小丑的故事,他們一個個都親眼看見一個努力帶笑給世界的小丑最后被逼成了真正的小丑,殘忍地開槍殺死了人。
故事繼續,正如小丑林亞冰冷地對心理醫生說的話,沒有人在意他。
“你沒有在聽,對嗎?你從來沒有聽我說的話,每個禮拜都只會問同樣的問題,工作怎么樣?你有沒有消極負面的想法?”
“我的腦子里面,全都是負面消極的想法。但是你從來都沒用聽我說話,我說過,我這輩子,我都不確定自己是否真的存在,但是我現在很確定,人們都開始注意到了。”
林亞說的注意,是因為人們從新聞報道中在地鐵強殺案中,是小丑槍殺了他們,人們開始注意到的,是小丑。
但是一如心理醫生的回答,“他們對像你這樣的人漠不關心,林亞,你沒有發言權,他們也不在乎你我會發生什么。”
觀眾和林亞都明白正在競選市長的韋凱和上層的人,根本不在乎像林亞這樣的底層人民,視人命如草芥。
電視上,城市到處都是涂鴉的,“殺死富人”的大字在店面噴漆。
“干死資本家”的字眼寫在地鐵墻上。
“反抗/抵制”的標語在廣告牌上涂鴉。
這一系列的鏡頭都讓現場的觀眾都驚呆了!
如果說之前的鏡頭還只是暗示,那么現在就是**裸地將階級對立展現在所有人面前。
因為字幕翻譯,觀眾都非常清楚地知道那些標語是什么意思,他們也知道現在在哥譚的城市里掀起了一股反富人的情緒,不幸福居民都站在了兇手小丑的一邊。
鏡頭繼續,小丑林亞看著電線桿上貼著的頭條新聞“地鐵義士”,地鐵大屠殺“小丑殺手逍遙法外”,就連李菲也認為那些有錢的混蛋活該,這一系列都表明了階級對立。
林亞看到帶小丑面具的計程車乘客,在此再次強調其他所有人都會變成小丑。
觀眾認為這些情節已經開始有些大膽,漸漸失控,一如現在混亂的哥譚市,但是他們沒有想到更可怕的,更失控的還在后面。
小丑林亞從母親那里的信封知道了他的身世,他是韋凱的私生子。小丑林亞沿著一道令人畏懼的鐵柵欄走著,像監獄的欄桿一樣,他把棕色的紙袋塞在他的胳膊下。韋凱家的莊園的的大宅建了一座小山丘上,常青樹點綴著郁郁蔥蔥的土地。
也就是在這里,小丑林亞看到樹后一個看起來充滿童真男孩,躲在后面跟著他。
觀眾并不會知道這個男孩以后的故事,他們只是單純地認為這個男孩是韋凱的兒子,也應該是林亞同父異母的弟弟,但是故事并不是林亞知道的那樣。
夕陽西下,風暴形成,一群抗議者在大禮堂前,在鐵路障后面尖叫著、叫喊著。
“富人去死!韋凱去死!”
很多人戴著小丑的“小丑臉”面具…一些自制的標語,“市長小丑”、“韋凱先生,我是小丑嗎?”
一隊警察和保安站在人群和被燈光亮亮的白色大理石建筑之間,“小丑”面具的抗議者和兩名警察之間爆發了一場戰斗,人群瘋狂地試圖穿過路障,在大雨中沖向大樓。
觀眾們瞠目結舌,沒想到暴力煽動攻擊的畫面會如此鮮明而冰冷地出現在鏡頭面前。
關鍵是這還只是開始,小丑林亞從在混亂中,小丑悄悄溜進大樓,沒有被注意到,穿著從員工更衣室換上的紅色的制服,帶著紅色的制服帽,想要去找韋凱,但是他從韋凱哪里得到的答案卻并不是和母親一樣。
而林亞被保安粗暴地給扔出來了,他后面去資料檔案室弄清楚自己的身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