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外依舊稱為星忍村,但其實早已變成了鬼之國安插在熊之國內部的一個重要軍事基地,忍者數量多達千人級別。
在這一千名忍者之中,上忍數量超過二十人。
中忍超過四百人,其余忍者皆為下忍,掌管那里的后勤工作。
不過在裝備了鬼之國的新式忍具之后,下忍之間如果進行了合作分配,也能夠發揮出令人刮目相看的實力。
比如正在雪之國軍事基地研發的查克拉鎧甲,改良空之國的苦無槍,飛行忍具等等。
這些制式忍具,已經初步形成了量產化管理,逐漸投入到正規訓練當中,實力不足的忍者,可以依靠這種制式忍具,來大幅度提升自己的作戰能力。
可以說,星忍村軍事基地的千名忍者,在正面戰場上,利用手中的新式忍具,以及全新的作戰技術,絕對可以和五大國同數量的忍者正面一戰,甚至猶有過之。
但相對的,維持軍備成本,按照統計,很可能已經超過那些大國。
因此,以白石為首的高層,便采取精兵策略,盡量裁剪忍者數量,免得軍需擴大,加重鬼之國財政上的負荷。
將忍者分為正式忍者,與預備役忍者,也是一種策略考慮。
正式忍者自然是直接編入軍隊之中的忍者,做好隨時參戰準備。
而忍者預備軍,則是在正式忍者數量不足的情況下,進行替代的候選人員,以免遇到突發狀況,忍者戰力不足,導致戰局崩盤。
基于這種前提,鬼之國的軍事力量,雖然沒有得到實際驗證,但通過各種全面綜合的內部預估,也能夠和任何一個大國忍村正面作戰,不落下風。
那么,這樣一來,軍事力量擴張至此的軍方,自然需要完成下一步的軍事行動。
以星忍村為核心,軍方這邊,已經陸續派遣人手,抵達熊之國,從民間和官員體系上,進而滲透整個熊之國。
熊之國與風之國的接壤橋梁,已經基本搭建完成,只差一個合適的契機。
綾音已經迫不及待想要大戰一場了。
風之國的砂隱村,正好可以滿足她的戰斗需求。
像當初攻陷星忍村這種級別的小國忍村,根本無法稱得上戰斗,只是完全優勢的碾壓罷了。
“這個時候,和風之國宣戰還太早了一點。我最近也正準備召開軍方高層會議,針對這件事進行商討。而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講,現在都不適合對風之國采取軍事行動,不過,按照時間來說,就在近期的兩三年之間展開行動吧。但在這之前,要將幽之國納入版圖之中,這樣一來,可以進一步部署海軍力量。”
海軍力量,在未來也是白石預想的一個重要作戰部隊。
陸地上的資源極其有限,而更龐大的海洋資源,此刻基本是一片空白,但在未來,遲早會成為各國關注與爭奪的目標。
在那個時代到來之前,白石想要先一步率領鬼之國搶占先機。
因此,海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也是迫在敏捷。
也正因此,與鬼之國西部一樣靠近海洋的幽之國,就成為了優質選擇。
不僅如此,雪之國也同樣有著港口,可以用來發展海軍基地,加強對海洋資源的控制與開采。
無論在什么時代,資源都是最重要的發展基礎之一。一國的經濟,軍事,都是依靠資源為基礎進行發展。
“幽之國?我記得這個國家,沒有忍者村,行動起來,應該比熊之國簡單許多吧。而且,我聽說幽之國過去有想并入鬼之國的傳聞。”
綾音想起了什么說道。
忍界大戰爆發,是大國忍村勢力,異常猖獗行動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