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國卷入了三個大國,因此,即使火之國和風之國沒有參與進去,這場審判也得到了多數者的贊同。
雖然不少小國在暗中抗議,但是面對鬼之國,以及三個大國的共同施壓,與孤島商人聯盟有著利益牽扯關系的小國,他們的抗議聲,直接被鎮壓下去了,翻不起一片浪花。
像是擁有忍村的草之國,湯之國,熊之國等小國,也沒有任何吭聲,無條件表示服從。
看上去,這似乎和火之國并沒有太大關聯。
但問題是,在這次的國際會談中,火之國和風之國并未被邀請,甚至公開之前,連一點音訊都沒有露出。
日斬和鹿久知道問題出現在哪里了。
孤立火之國與風之國,并且進一步分化了五大國的聯系,這樣一來,鬼之國晉升第六大國的勢頭,已經勢不可擋,也沒有任何外力可以阻擋了。
并非把矛頭指向了忍村,而是指在了更為核心的國家層面上。
大名府代表著一國的政治中心,忍村則是軍事中心。
如果是戰爭時期,國家自然是圍繞忍村展開決策。
如今是非忍界戰爭時期,那么,將矛頭指向一個國家的政治層面,無疑比指向忍村更具有殺傷力。
忍村可以對外建交,但需要得到大名府的認可,需國家官員進行跟隨,才能代表國家的意志。
反之,忍村不具備參與政治的權力。
國家與忍村,看似是一個整體,其實中間存在著一堵墻。平時這堵墻不會阻礙兩者聯合,但現在,這堵墻在鬼之國的巧妙利用下,就產生了阻礙作用。
鹿久心思沉重。
心中越發覺得,這可能是某種改革來臨前的某種征兆。
因為只要這種弊端一直存在,鬼之國在先天上就立于不敗之地。
因為鬼之國強調政府、軍方是一體的存在。
雖然各自代表的職能不同,但利益完全一致,那么,就不存在哪一方拖后腿,或者進度跟不上的情況。
相反,火之國的大名府和木葉村,如非緊要時刻,就會進行互相制衡。
一國一村制度,看似無比美好的平衡,但也只是看上去美好。
所謂的國家是什么,為什么鬼之國可以走上這樣的道路?如果火之國也走上相同的道路……
想到這里,鹿久臉上就出現了更多的冷汗。
因為火之國一旦走上的道路,那就意味著大名和火影,必須一死一存了。
當然,并不是字面上的死亡,而是大名或者火影這種職能的‘死亡’,由其中一人擔任絕對的主腦,統合一個國家全部的聲音。
日斬和火之國大名都未察覺到鹿久內心的想法,畢竟如此糟糕的信息,讓鹿久如此緊張,也是正常之事。
即便是他們,看到這個消息的第一反應,也是不知所措,內心焦灼不堪。
經過短暫的沉默后,火之國大名率先出口:“土之國看樣子已經不打算介入雨之國的內戰事件了,云隱陳兵湯之國,為的是分散我們的注意力,戰爭,估計也不是雷影和雷之國大名想要的結果。但是必要的準備還是要進行展開,不能表現得太過軟弱。”
雷之國既希望鬼之國削弱火之國,但也不希望鬼之國成為下一個火之國,因此,兩國合作的基礎,是緊密間又夾雜著警惕。
國與國之間的平衡,就是這樣進行維持的。
沒有永恒的敵人,也沒有永恒的朋友。
雷之國覬覦忍界第一大國的寶座,鬼之國渴望第六大國的地位,土之國一如既往的保守,暗中隱藏。
至于被鬼之國拉入聯盟中的水之國與霧隱村,反而像是隨意拉過去站臺的無關人員。
而根據小道消息,由于霧隱村的叛忍干柿鬼鮫在叛逃時,曾暗殺水之國大名,導致水之國大名府和霧隱村之間的關系,變得不是非常融洽,目前還在修補關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