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種程度上,鐵之國這個平臺的重要性,比起大國的分量更重。
從戰國時代開始,大國之間就是互相攻伐,彼此之間的信任關系,也是反復無常。
這個時候,就需要一個調解人員登場。
而這個大國間的調解人員,便是中立國鐵之國。
現任鐵之國大將三船,是忍界少有的用劍高手,劍術快到讓忍者沒有時間結印,可以使得忍者的忍術徹底封印。
實力雖不及五影,但也是忍界中少有的劍術高手。
而且,他麾下的武士部隊,人員眾多。
導致中立國的綜合軍事力量,僅次于大國。
強大的軍事力量,以及中立國身份,便是鐵之國調解員身份的由來。
大國有時解決紛爭,不僅依賴戰爭,鐵之國在其中也擔任了相當重要的分量。
加上鐵之國的公信力,也得到了忍界各國的認可。
一旦鐵之國對鬼之國的風評扭轉,那下次再和其余大國去鐵之國進行調解紛爭,可能會埋下隱患。
就算是中立國,也需要生活,而向各國販賣冷兵器軍火,就是鐵之國最重要的財政收入。
要是遏制了鐵之國的軍火生意,那中立國的態度,就不可能真正中立。
“和鐵之國還是沒談判好嗎?”
綾音微微驚訝。
鐵之國的使臣來鬼之國不是一天兩天,在雨之國會談后,就一直待在紫苑城,商討軍火上的限制問題。
“哪有這么簡單,要是真的按照鐵之國那樣做,不對小國出售軍火,那雨之國戰爭,我們就白白打一波廣告了。不止這樣,大國使者也要接見,不能拖延下去了。”
大國肯定會對鬼之國的軍火有所需求,但比起大國,小國的需求更甚。
他們急需強大的武裝力量來保護自己,不受到大國的軍事威脅。
也正因此,雨之國戰爭后,是鬼之國有史以來獲得的最大商機。
只要利用好這個機會,鬼之國可以進一步聚斂更多的財富,用來投入民事和軍事生產。
不過,他能想到的事情,其余大國肯定也能想到。
而首當其沖的,卻是最重視軍火貿易的鐵之國。
據說這個月鐵之國的軍火成交量,不足上一個月的三分之一。
因為其余小國都在迫不及待和鬼之國溝通,拿到更先進的武器,用來保護自身,對鐵之國生產的武器開始嫌棄起來。
這還是鬼之國沒松口的情況下,要是鬼之國松口答應那些小國的請求,鐵之國的軍火市場,直接會整個崩潰掉。
“那怎么辦?聯合那些需求鬼之國軍火的小國,對他們施加壓力如何?”
“如果那樣做了,大國也會有所行動。現在主導者依舊是他們,哪怕已經在走下坡路。小國的聲音,會被徹底淹沒。至于鐵之國那邊,給予了兩種辦法,一是我們避開小國市場,讓鐵之國的軍火生意得以勉強運轉。”
“第二種方案呢?”
“交出制造技術,不需要鬼之國出工出錢,但最后分利會有鬼之國一份。”
說到這里,無論是白石,還是綾音,眼中都閃過一道冷光。
鬼之國的武器制造技術,那可不是金錢就可以換來的珍貴東西。
每一種武器的誕生,都是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還有時間。
其中還伴隨無數次的失敗,最終同樣經過無數次的打磨,才成型。
之后的武器改良,也是循環了這樣的過程。
鐵之國只想付出金錢,就拿到這些珍貴的技術,簡直是異想天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