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玄從皇家商會離開,剛剛回到影密衛衛所的時候,就有宦官急匆匆的跑來,看上去遇到了什么緊急的事情。
“侯爺,陛下請您去秦王殿,有要緊的事情和您說?”
嬴玄想都不用想,一定是這次寒災的事情,嬴玄也不啰嗦,簡單的囑咐影密衛和禁軍加強秦王宮的防衛,以防有人渾水摸魚,趁機刺殺嬴政。
雖然這是天災,但是總有些人會不識抬舉的將錯誤歸咎在嬴政身上,鋌而走險之下就會刺殺嬴政,這種事情嬴玄已經見多不怪了。
當然嬴玄認為這天下還沒有人可以刺殺嬴政,但是這個時候給嬴政添堵,明顯不是個睿智的決定。
當嬴玄到達秦王殿的時候,已經有不少人等候在哪里了,顯然嬴政并不是只召見了他一個人。
嬴玄封號長戈武侯,手握禁軍,護衛嬴政左右,除去有滅國之宮的老將軍,嬴玄可以說是秦國最有權利的將軍,這一點就是內史蒙恬也不能和他相提并論。
秦王殿靜悄悄的,只有少數嬴政的心腹大臣小聲的議論著什么,其他人唯唯諾諾的樣子讓嬴玄有點惱火,書讀的多了就會瞻前顧后,沒有一點擔當,難怪嬴政一直厭煩公子扶蘇接觸儒生。
嬴玄看到左丞相李斯和右丞相馮去疾,點點頭算是打過招呼了,然后不動聲色的站到了蒙恬的前面,閉目養神,顯得很從容,和大殿中的其他人格格不入。
李斯和馮去疾看著嬴玄站在了右面,臉色有些不自然。
自古文武相輕,而秦國崇尚武力,加上秦國右比左尊,嬴玄站在右面也是理所應當的。
雖然有武侯封號,但事實上嬴玄并沒有軍功在身,他出生時秦國已經統一天下。秦國南征百越之地嬴玄也沒有參加任何事情。
相反嬴玄更像是一個文臣,他是秦國唯一一個會履行御史大夫職責的人,他可以改變嬴政的想法,甚至會當眾反駁嬴政,所以他被文臣認為是自己人,而武將也感嘆于他的風骨,將他視為武人。
以前嬴玄從來不表明自己的態度,有點模棱兩可的意思,他會支持李斯等人的提議,也會向嬴政為蒙恬等人說好話。所以他更像是文臣和武將之間的調解人,平衡著文武之間的均勢。
如今嬴玄一改常態,明顯以秦**方第一人的姿態出現在秦王殿,其中的信息實在有點多了。
一個蒙恬就讓他們夠難受了,現在加上一個嬴玄,估計以后恐怕要步步維艱了。
蒙恬就顯得有點開心了,整個秦國的高層之中,能說上的話絕大多數都是文臣集團,他們武將只有他、少府章邯、大將軍王離了,現在多了一個手握禁軍的嬴玄自然再好不過了,
隨著嬴玄的出現,大殿中已經沒有了討論的聲音。
文臣大概有數十人安靜的站在右面,以右丞相馮去疾為首,但是誰都知道文臣集團的核心是左丞相李斯。
與之相比,武將集團就有些好酸了,只有嬴玄、蒙恬、章邯、王離四人,而且都是年輕人,一個個心高氣傲,恐怕也容不得別人指手畫腳吧。
過了一會兒,嬴政出現在王座之上,依舊是黑色的龍袍,被冠冕上的珠玉遮住的臉上不悲不喜,讓人看不出他真實的表情,他只是坐在那里,就讓人不由自主的覺得自己矮了一頭。
不愧是千古一帝,這份霸道是與生俱來的,別人是無論如何也是學不到的。
“臣參見陛下,陛下萬年,大秦萬年。”
“都平身吧!”嬴政口氣淡漠,如同不食人間煙火一般,氣度非凡。
“關于這次寒災,諸位愛卿不妨說說自己的看法吧,朕也想聽聽。”
嬴政一開口就直入主題,他不是一個愛說廢話的人,不喜歡藏著掖著,一直都是這么雷厲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