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佼佼者,必然展現鋒芒,一旦收到陛下認同,必然青云之上。可是三卿九公,再加上各郡縣的郡守縣尉,秦國只有那么多的高官厚祿,寒門多一人,世家門閥就會少一人。
此消彼長之下,寒門崛起,就是世家的大敵啊!
最重要的是隨著寒門的崛起,世家就不再是君王唯一的倚仗,他們的地位必然一落千丈。
寒門一人,世家一族,其中世家所需要考量的事情遠勝于寒門,其中難免有些地方和君王意見相左。
書院是絕對是對付世家的殺器,他們甚至有人詭異,書院原本就是為了對付世家門閥而準備的后手。
如今始皇帝陛下有意讓世家參與書院之事,眾人自然動了心思。
他們無法改變嬴政的意志,也不敢直言反對帝國籌建書院,否則世家門閥就是天下人的敵人,一定會變成過街老鼠,人人喊打。
索性始皇帝陛下沒有將事情做絕,給了世家自救的機會。
只要世家可以參與書院之中,拉攏書院培養出來的人才,許諾利益,收為己用,世家依舊會在朝廷擁有話語權。
即便拉攏不成,教化之功在身,天地君親師,授業之恩永在,即便寒門出了大才,也和世家門閥息息相關,與寒門共進退,總好過世家孤立無援。
和世家門閥猜想的差不多,書院本就是為了對付世家而準備的對策,而始作俑者就是嬴玄。
數年前,嬴玄北上遼東之時,就曾經和嬴政提過此事,只不過當時嬴政剛剛建立帝國,帝國不穩,世家門閥一旦發生動亂,九州形勢定然一發不可收拾。
如今時機雖然依舊不是最好,但是帝國氣運已經匯集,加上儒家的臣服,世家門閥即便動亂,也無法讓帝國傷筋動骨,所以嬴政才有了籌建書院的打算。
嬴政對時間有好感,畢竟秦國的世家不必其他世家,秦國一統天下,他們是做了大貢獻的。
而嬴玄對于世家可就沒有那么良善了,雖然和世家有所合作,但也只不過相互利用罷了。
就那大秦皇家商會來說,嬴玄之所以讓世家門閥參與其中,最重要的目的從來都不是和氣生財,而是利用世家門閥的財力,解決民夫之事,穩定帝國人心。
嬴玄對于世家門閥,向來深惡痛絕,為了把持朝政,即便任用世家的無能弟子,也不會重用寒門人才。
在朝堂之上,不思利國利民之事,以手中的權柄行利益之爭,為此不知道拖了帝國多少后腿。
“侯爺,明人不說暗話,既然這樣,我就直說了吧。”
李由給了嬴玄拒絕他們的理由,若是在和嬴玄糾纏下去,讓嬴玄有機會繼續訴苦,他們恐怕就沒有開口的機會了。
所以華陽公主準備將事情放到明處,和嬴玄爭上一爭,至于具體的結果,就只能聽刀由命了。
“侯爺,建立書院,必定千古稱頌,我等無意與侯爺爭功,但是也希望參與到里面來,如此是盛舉,若是置身事外,豈不是悔恨終身?”
嬴玄暗嘆一聲,果然是沖著書院的權利劃分而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