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騎一路向西,不到半日光景,就入了梁國界。
梁國與徐州毗鄰,雖然是傳統的封國屬地,不過當時并無親王分封于此,而是用作食邑封給了外姓郡公。
外姓爵對食邑并無直接管理權,地方實權都落在坐鎮外戚厲威將軍高飏手中。
此人是宮中寵妃高貴人的父親,地方的書記文官哪個敢開罪這位準國丈?
高飏是個武官,無論哪朝哪代,善戰的兵卒除了威風勇武,也免不沾些傲意匪氣。
軍方在地方坐大,那這些爺平日里的做派也就可想而知了。
慶云一行駕這等神駿的健馬入城,眾人皆當是軍方的要員,唯恐避之不及。
驅馬所到之處店則閉門,棧則掩戶,想是當地軍爺跋扈慣了,小本商販都生怕三人欺上門來。
瓠采亭奇道,“這大中午的,怎么店家都打烊了,連個歇腳的店鋪都見不到?”
咕嚕嚕一聲響,原來是腹中饞蟲開始抱怨了。
暅之望見前面不遠處人聲喧嘩,甚是熱鬧,揮鞭遙指,“我們去那里看看。”
慶云也早就餓煩了,一馬當先沖了過去。
只見前方一處宅院正忙著張絹掛彩,大擺筵席。
眾人正忙碌間,便忽然沖過一匹高大的烈馬,縱是慶云急忙向懷里奪了幾把韁繩,也險些撞到門口負責招呼客人的管事。
那人一見這架勢,并不以為意,反而擠出個笑臉,忙不迭地招呼,
“這位軍爺,多謝賞光。里面請!里面請!二虎收拾個,啊,三個上座!”
這管事眼光犀利,看見后面還綴著兩騎,便一并招呼起來。
那名叫二虎的小伙帶了幾個下人,熱情地牽過三人手中韁繩,
“幾位軍爺大駕光臨,鄙館那可是蓬蓽生輝吶!先請上座用些茶水點心,聽聽小曲兒。屆時捧個人場,自然另有謝禮!”
暅之立即會意,這是被當作了蹭吃喝的軍官,便也不多辯駁,向二人使了個眼色,大大方方隨二虎走了進去。
》》》》》敲黑板時間《《《《《
火藥,是中國古代一項偉大的化學發明。
火藥的工業化,當然是晚唐之后的事情。但是如我們之前所述,工業化并不不是發明誕生的標準。
火藥的發明者是中國丹家,很難說是一人,一朝之事。關于可燃硝石配方,早在晉代典籍《抱樸子》中就有記載。
其實在更早些時候,漢魏時期的丹家著作《周易參同契》,《三十六水法》中都有關于硝石,硫磺特性用法的記載。
本書中登場的華陽先生陶弘景,就是丹道大家之一。他所著《本草經集注》中,對硝石的燃燒,以及利用焰色確定成分的方法做了詳細注釋。對于早期火藥雛形,是有一定認識的。
而空氣中含有陰陽二氣,陰氣助燃的說法,出現于一本叫做《平龍認》的抄本中。這本書現在已經失傳,但曾被一位德國學者引用以講述東方化學發現,在西方世界中有一些影響。根據這位德國學者的描述,他得到的抄本成于唐代,原作者不知出自何朝,音譯毛亨(毛遂侄?)。而他在論文中引用的該書第三章法語譯本,也是目前此書唯一可以查閱到的片段。
該書對陰氣的描述不只限于助燃,其中提到的制備方法,也與今日化學所定義的“氧氣”非常接近。中國古代丹家對化學的認知,由此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