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騎并轡而西,安豐王妃自然早被楊大眼安全接應回去。
“三哥,你的傷不要緊吧?”
“沒事!
假戲也要真做,殺進皇宮連血都不流一滴,實在太不合情理了。
那小王妃出劍甚有分寸。
那一劍,嘖嘖,如果有機會我倒真想再接一次。”
慶云又問起大哥,
二女嘴快,早就嘰嘰喳喳地把安豐王請來元法僧和劉贏,定計劫宮,以便一起去蘭若臥底的事情講了一遍。
大哥元法僧為了避嫌,已經先到蘭若寺去安排了。
嵩山,
之所以能坐五岳C位,皆因此間亦是華夏祖庭,是昔年黃帝母族有嶠氏屬地。
而黃帝元服后的封地軒轅(也就是黃帝軒轅氏的出處),《戰國策》所謂軒轅緱氏之地,便在嵩山西麓的雙龍丘下。
中國第一位世襲帝王夏后啟也是在嵩山誕生的。
夏后啟的父親夏后禹,正妻本是九尾狐女嬌。
但是帝禹巡游天下,難得幸臨。
在疏河治水的時候呢,又與血統高貴的黃帝直裔巫山神女瑤姬互生愛慕,傳作一時佳話。
等到數年之后帝禹再回黃河流域時,女嬌已經懷有身孕。
帝禹剖腹取子,便是夏后啟。
帝禹這一生不知是何原因,并無其他子嗣。
他臨終時本欲禪位賢臣伯益。
結果夏后啟事先得了消息,竄通了一些部落族長,率先發難。
帝禹薨,伯益伏誅,夏后啟成為中國第一個世襲上位的君王。
太史公曰:“禹崩,雖授益,益之佐禹日淺,天下未洽。
故諸侯皆去益而朝啟,曰‘吾君帝禹之子也’。
於是啟遂即天子之位,是為夏后帝啟。”
就是對這一史實的美化。
堯舜禹的禪讓,是官“修”正史,以示王綱正統。
而《竹書》所記的暗流洶涌,均不見經傳。
只是曹丕篡漢的時候,忘情感慨:
“舜禹之事,吾知之矣。”,方盡顯歷代帝王秘傳心術。
炎黃堯舜禹,本來都生于黃河中上游。
直到帝啟上位,才正式的將夏與華從地理上剝離開來,
也開啟了中原持續數千年的長安洛陽,華岳嵩岳的雙核歷史。
嵩山其實是兩片連山,一為太室,一為少室,
傳說為女嬌和她的妹妹季嬌所化。
據說這對姐妹花出身九尾狐族。
上古傳為狐族的女子,多半都是艷名極盛,但在生活作風方面存在些許問題的貴女,比如夏后羿(筆者案:有窮羿篡夏王,以國為氏。后是夏王的尊號,故稱夏后羿。后羿與嫦娥的老公大羿是兩個人。)的妻子玄妃(純狐),商王受的妻子妲己。
女嬌姐妹也傳為狐媚,不知道這和獨居受孕,破腹產子的蹊蹺事是否有關。
不過嵩岳山景之秀媚,到真是不輸少女,也難怪后人有此寄托了。
太室山既是帝啟的誕地,理所當然地成為夏商周三代太廟所在,故云太室。
華夏的根本信仰,敬“天地君親師”。
所以外來宗教的廟宇,是萬萬不敢和太廟搶地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