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世玉察覺到了小龍王此喉頭哽咽,知他內心波動,于是和顏悅色的繼續說道,
“令尊是我非常尊敬的長輩,所以我認為有必要讓你知道真相。
好在事情已經過去多年,應該也不算作什么機密了。
你既然是鐘馗前輩的公子,我也不想與你太過留難,
我既然出現在這里,想必你也應該心中有數了吧?”
小龍王自非俗類,雖然胸中依舊波濤洶涌,但他用手捏了捏鼻子,強自讓自己鎮定下來,理了理思緒,回答道,
“嗯,看來她老人家就在此間的傳說必然不假了?”
“不錯,那位老人家現在已然悟道出家,不問紅塵事。
小龍王還是不要打擾她修道渡情劫啦。”
“渡情劫?”
“不錯!佛祖釋迦牟尼嘗說,
修行者如發至上愿,起大善心,而被佛陀授記未來可得證佛果,便可稱菩提薩多(今稱菩薩)。
菩提謂開悟,薩多乃有情,
菩提薩多已有成佛證法的資格,唯情關未勘破,
所以老人家自稱渡情劫,自居菩提薩多。
菩提薩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法,
但仍需勤修四念處,七覺分,十波羅蜜,斷五蓋煩惱,萬萬打擾不得。”
小龍王哪里有心情聽那么多宣講,擇機打斷道,
“胡都督守在這里,恐怕并非是陛下的授意吧?”
胡世玉聽小龍王竟然問出如此犀利的問題,面色微變,但很快又恢復如常,
“不錯!如你所見,我身上的衣冠,玉斧并非是今上魏王所賜,而是渡情劫大士尚戀紅塵時破格賜予的。”
“可是孤家此時是受魏王委托謁見渡情劫大士。”
“渡情劫大士不會同意。
其實,小王爺并不是第一個被魏王派到這里來的秘使,
不過,你是第一個逼我親自出面阻攔的。
魏王一直都知道渡情劫在這里,但他不能用強,更不能弄出太大動靜。
我在這里,保義軍的行動對我均不是秘密,因此也沒人能夠打擾到渡情劫。
我知道今上對渡情劫大士仍有諸般顧慮,
但這一次,大士是真心向道,不問世事,為何魏王不能成全呢?”
“樹欲靜而風不止,渡情劫曾立于百丈稍頭,焉能避開風雨?
子欲養而親不待,今上一片孝心拳拳,都督又怎忍心他們祖孫兩別離?”
“既身已出家,何來風雨?
既心已出家,何問別離?
小龍王還請回轉,莫再提此事。
至于小龍王今日興師所問之事,我也定會給一個滿意的交待,讓小王爺不虛此行。”
小龍王見對方毫無松口跡象,知道事不可為,一聲長嘆,
“好!那我們便各憑本事,若是機緣巧合促魏王的人面見渡情劫,也請都督留些情面,莫要以刀劍相向才是。”
胡世玉朗聲大笑,
“說到底都是一家天下,龍王不挺劍闖山,我又怎敢拔刀出鞘?
便依小龍王就是!一切隨緣便好。”
笑聲方落,他便舉掌互擊。
只聽啪啪啪三聲脆響遠遠傳開,不過片刻,便有一道白影自佛龕后閃出。
“嵩山足戒比丘尼高橋寒棲見過比丘尼統,胡都督,小龍王。”
胡世玉微微頷首,
“嗯,蘭若前寺今晨出了命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