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分析什么?我也只知道這么多了。”
“今天拿刀像瘋子一樣亂劈的那個老頭你看到了吧?”
“嗯!”
“那個人叫拓跋渴言侯,是拓跋家的直勤。直勤你知道吧?”
本書由公眾號整理制作。關注VX【書友大本營】,看書領現金紅包!
“沒,沒聽說過。”
“哎,都怪太武帝當年不滿崔浩所修代史,遷怒其族,焚毀其書。
以至于鮮卑那些舊制,今人都不盡了解。
這事兒啊,還要從圣武帝那時候說起。
圣武皇帝經九難八阻,將族人遷徙到河西舊地。
當時大漢破羌校尉段颎那可真是一代殺神,將鮮卑羌燒,煎,烹,炸(筆者按:燒當,燒何,當煎,勒姐等八部,大家請原諒小龍王對于正史的記憶力)諸部一勺燴了,從鮮水,到積石,羌人幾絕。
先祖圣武皇帝,因為剛剛遷徙而來,落腳地沒有被摸透,所以僥幸得以保全。
當時恰好趕上西王母部落圣女出山采種,圣武皇帝在鮮卑羌境所余眾族長中一舉奪魁,得圣女臨幸。
按照西王母部落的規矩,圣女采種,如誕女嬰,則世襲圣女,如誕男嬰,則留于俗世。
圣誕子的身份非常,一般也都會被諸族作為繼承人培養。
圣武皇帝雄風蓋世,自然得了個圣子,也就是后來的神元帝。
神元皇帝一統鮮卑,羌人諸部,坐擁引弦精騎二十余萬。
為保鮮卑永昌,神元皇帝將鮮卑分為五部,由他的五個兒子率領,這五子都擁有神元血脈,被稱為五直勤。
五直勤嚴格按照血緣傳承,選擇族中健者掌管直勤信物。
日后如果鮮卑頭人昏聵,五直勤有權提議另覓頭人。
只要有三大直勤聯名舉薦,便可產生新的頭人,鮮卑諸部都必須奉立為主。
當時的五直勤中,長子拓跋沙漠汗入曹魏為質,后來自成拔拔部,也就是而今的長孫氏。
次子拓跋壽闐過繼給了神元帝的長兄繼承禿發氏。
另外三直勤拓跋悉鹿,拓跋綽和拓跋祿官形成了當時的拓跋三部。
神元帝死后,五部奪嫡,果然發生了血腥內斗。
初代五直勤在內耗中都未得善終。
這場內斗持續了接近百年,持有直勤信物的五位長老終于愿意坐在一起談判。
當時煬皇帝與烈皇帝的遺脈都各得了一塊信物,他們與拔拔氏的代表共同推舉拓跋什翼健,他便是后來的昭成帝。
昭成帝魄力非凡,折服諸部,成為真正的鮮卑共主,這才有了我族二次復興。”
小龍王在講這些故事的時候,目光聚焦在遠方,眼中閃動著斜陽的反光,神色虔誠而肅穆。
一個民族,他們的歷史,就是他們的本源。
一旦這些歷史再沒有人提起,那便說明一個民族的消亡。
太武滅史,今上易俗,拓跋鮮卑以后是否還可以作為一個族群被別人了解,記憶,是未來帶給他們的最大恐懼。
不知是不是被陽光迷了眼,小龍王偷偷用左手在臉上拭了幾下。
“不好意思,一不小心,講得太多了。”
“不會,大哥。說痛快也好!
對了,那五塊直勤信物現在都在誰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