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空空空畢竟不敢用自己的命,去賭那一半的機會。
他沒有必要。
隨著一聲嘆息,他的身體側向翻出,避開了這一捅,但是掌風隨手一撩,慶云的身體還是如紙鳶般飛起,一直撞到天花板上,重重摔落下來。
劉贏捅完這一劍,身體也已經到達了極限,眼見對手躲開,便哇得又噴了一口血,以劍拄地,萎頓作一團。
“這又何苦!”
空空空空微笑著望向二人,
“你救得了他一時,又能怎樣?
結局還不是一樣?”
劉贏口鼻不斷涌血,雙手握著紫薇劍柄,不住顫抖,卻仍不依不饒,咬牙應道,
“能救一時,便救一時!
誰知道下一刻,會不會有奇跡發生!”
“哈哈哈哈!”
空空空空放聲大笑,
“年輕人!真是年輕人!
居然還會相信奇跡這回事!
姚氏先賢!后秦英烈!
不屑子孫姚建國,今日再取一名檀君心肝,為你們祭奠!”
瘋狂的笑聲攪動著周圍的禪林,樹葉沙沙作響,仿佛是蒼天的抽泣,
難道連老天也放棄了嗎?
》》》》》敲黑板時間《《《《《
這一節呢,筆者打算接著上一章的話題,來聊一下文明侵略的事情。前文書我們說道,越南當今的史觀,將趙佗的南越國排除在本國史系之外,認為這是一次外來侵略。作為獨立民族,為了保持獨有文化性,他們這樣去解析,自然無可厚非。
可是我們需要研究的,是如何客觀的,以第三者視角,來看辨別文明侵略這件事。比如說,中華文化對韓,日地區的影響,是否是一種侵略?漢設四郡,是不是侵略?中原的原住民本是蚩尤,炎黃擊敗蚩尤,讓華夏成為炎黃子孫繁衍生息的樂土,這是不是侵略?歐洲移民在美洲大陸瘋狂掠奪圖殺,這是不是侵略?
這幾種事件的性質都不一樣,我們分別拿出來說理,在不同立場上都可以給出看似正確的答案。但是我們是否可以找出一個相對客觀的橫向標準,來定義和對比這個事情呢?那我們還是先用中國來分析舉例好了。
中國當今的文化,風俗,雖然經過了許多次的民族融合,但是靈魂溯源,都是上及炎黃的。炎黃與我們的文化一體相承,一以貫之,因此炎黃的入主是中華文化的起源,它并不構成一種侵略。
同理,對于越南而言,當他們真心認同中華文化的時候,趙佗,士燮就是他們的文化遠祖。趙朝,就是越南歷史的一部分。而在殖民地時期后,越南的文字,語言都產生了完全,徹底的改變。文字語言是文化的基本支柱之一,在這樣的改變發生后,他們所認可的文化就是19世紀的全新文化,他們將自己與歷史做出了割裂。之前我們曾經說過,民族,在歷史的層面上是以文化維系的,越南拋棄了傳承近兩千年的華夏-越文明,將自己劃分為了一個新族群。當然,為了解決一些“從哪兒來”的問題,他們也需要選擇性的接受一部分象征地方正權的古代歷史。而趙朝,作為中原影響力的最初標志,就被他們拋棄了。
現在許多漢字文化圈的國家,去中國化,或者去漢字化運動。其實是一種去歷史化,新民族化的文(zheng)化(zhi)革命。只是為了與中華文化劃清界限,表明文化的不認同的態度。
我們可以再用美國歷史來驗證一下。從地理的意義上講,美國歷史應該有一千多年的印第安史,可那不是美國認同的主流文化。美國認同的是上帝的子民移民到美洲以來創建的新文明,所以他們的主流歷史,就是從哥倫布大發現開始的。歷史,就是一種文化認同。
美國盡管從入籍宣誓,幼兒教育到高級官員任免都要對《圣經》宣誓,以維護哥倫布時期的移民文化。但是美國仍然堅稱自己不是一個宗教國家,信仰宗教平等,沒有洗惱……等等等等(直到2018年才有一些變通的特例)。從立場上而言他們是對的,只是這副難看的吃相被他們近百年來不靈不靈的“圣者”光環掩蓋住了。
所以判斷歷史“文化入侵”事件的唯一標準,就是當代族群對于文化傳承的認同。自視為異方曰侵。一些周邊國家在過去的千余年里,都是通過參(zhao)考(chao)中華典志存續繁榮的,古代教育體系也是以中華文章為根本,以漢字文獻為經典的。講這些并不意味著因為筆者是中國人,便對這些事感覺非常自豪,沒有的!文化的借鑒在任何時間,任何領域都有發生,關于這一點筆者也不是特別得瑟。只是筆者會為那些數典忘祖的人感到惋惜,他們不惜否定祖宗留下來的瑰寶文化,典籍史書,只是為了證明自己的遠(zheng)見(zhi)卓(zheng)識(que)?
沒必要!whocare?仔細想想到底是誰care這些東西吧,反正中國文化是有源頭,有傳承的,這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