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衍等舊時門客忙著與竟陵王敘舊,蕭鋒卻抽暇過來拍了拍慶云的肩膀,
“小子,你不錯啊。
士別三日,便當刮目相看。
一身技業如脫胎換骨,
比之當日與王書仙一戰,進境猶如天壤。
你是如何做到的?”
慶云連呼不敢當。
那日他得了蟲二的指點,不但對劍道精義有所感悟,又自悟了竹馬凌波步這樣的旁門左道,戰力的確是提升了不少。
自入江湖,慶云的戰力在實戰當中如火箭般躥升,
這等天賦,令覺法,蟲二這樣的大能都納罕不已。
今日蕭鋒也是愛才,他忽然傳向王書仙,問道,
“書仙?你送我的寶貝,我可否轉贈他人?”
書仙捋須微笑道,
“怎么?難道我王僧孺送出去的東西,還會忝腆著老臉要回來不成?
老夫贈你的本來就是抄本,真本早就藏好了。
你若是想做人情,何必還來問老夫意見?”
“如此便好!”,蕭鋒飛也似的躥了出去,須臾便回,手中卻多了三簿抄本。
王僧孺一見,不由贊道,
“乖乖,你還真大方,把箱底兒全拿出來了。”
“哎!慶少俠屢次仗義相助,我等如何能夠見外。”
蕭鋒將書向慶云手中一塞,慶云趕忙稱謝接過。
只見第一本書封面寫著:
《劍道三十八篇——附劍掌通易》,又署名慶帝。
后面兩本是《服子》上下篇。
蕭鋒見慶云面露迷茫之色,在旁解釋道,
“這三簿抄本,是我從王書仙存貨里淘出來的寶貝,均是孤本。
這《劍道三十八篇》的作者,似乎與檀宗有莫大淵源。
三十八式劍法皆脫胎《易》傳,又附《劍掌通易》講述劍法與掌法間的互通之處。
我失劍之后,棄劍學掌,這本書對我啟發最大。
書中還有一些我自己的心得注解,以及根據劍道三十八篇改良而成的一套掌法。
我稱之為——降龍卅八掌。
雖然算不得是什么高明武學,但用來防身應急,卻也足夠。
另外兩篇《服子》,似乎是上周服不氏的秘傳,
分作序,例,目,答,心,知,陰,陽,時,器,共十章節。
上至兵法詭道,捭合取舍;
下至雞鳴狗盜,易容暗殺,
無所不包,號稱萬川集海。
我之所以能夠一直伴作竟陵王模樣,而不為人看破,便是托了這本奇書的福。
想來在北朝威名赫赫的保義三忍所長手段,
百變拔拔,遁地不雨,豢獸服不,
也都是從這本書散逸的殘篇所記中派生而出的。
方才我們誘敵,激將,埋伏等等這一系列布置,也是我個人讀書心得的體現。
以少俠的悟性,讀完這幾簿抄本,他日成就至少不會在我之下。
當是時也,什么拔拔,枚叔,皆不在話下!”
王書仙啐道,
“能不能不吹!
若是銜枚不中計,抑或是將高橋尼擒了去,安心布置夜襲,你還能不能抗得住?”
蕭鋒傲然用大指在鼻尖上橫刮了一下,
“哪里有什么如果?贏了便是贏了……”
慶云自然知道這三本書的分量,趁蕭鋒與書仙爭吵的當口,便已經忍不住翻看起所謂慶帝遺篇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