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云與刁沖相視一笑,心照不宣。
殷色可見到兩人眉來眼去,一臉的黑線。
她對這些胸懷平庸的糙漢子了解不多。
按照她與瓠采亭的相處方式,這兩人定是相擁臥談了一夜,才能養成如此默契。
慶云一行與刁沖話別,直上斬蛇山莊。
所謂斬蛇山莊其實便是宋王府邸,建在徐州城外石佛山的南麓。
山在城外不遠,山體也難稱巍峨,但下臨萬頃碧波,也別有一番秀美。
石佛山本稱云龍山,魏風尚佛,宋王將王府選址此處,便先依山勢立了一尊十余米高的石佛以示皈依。
魏王聞之大悅,欽賜石佛山的名號,并準宋王開府納士,這才有今日斬蛇山莊的盛況。
自南麓山門仰挑,可見一處石亭,乃是當年季子掛劍亭。
吳公子延陵季札過詫徐國,聞徐君已逝,掛劍代禮,是為季子掛劍的典故。
由于宋王是大魏親封的王爵,江湖人士依禮自然不可配劍拜訪,所以這季子掛劍亭就順理成章地被江湖人士用以表達對宋王的敬意。
凡拜莊者,均系劍其上,待其歸去,再取劍離開。
在斬蛇山莊盛名之下,八方賓客無論是出于敬意還是畏懼,還從來沒有人敢于挑戰這個不成文的規矩,更沒有人敢覬覦亭上掛著的各式名劍。
后世許多小說橋段東施效顰,也會安插一些解劍池,落劍石之類的設置。
這個設定的正源,既不在武當,也不在青云,恰在云龍山畔,斬蛇莊前的這處幽亭。
檀宗五子呈梅花隊形拾階而上,
裝扮,步伐制式統一,昂首闊步,仿佛自帶了逆戰音樂特效,氣場全開。
山嵐似乎也受到了氣旋的吸引,蜂擁而至,擠得亭間長長短短粗粗細細的滿目琳瑯糾結跌撞,發出如編鐘般的響聲。
每一柄寶劍都有屬于自己的氣質,屬于自己的靈魂,賦予了他們獨特的音色,此時百劍齊鳴,如黃鐘大呂齊奏,百感交陳,
不知是在迎接遠來的貴客,還是在向山上人示警。
“檀君這么早便到了。
老朽未及遠迎,失了禮數,莫怪莫怪!”
人未至,音先到,每個音節都與劍鳴的節奏一致,擊在了聲音最弱處。
一句話說完,竟然硬生生地將劍鳴壓制,只余下些許嗡嗡的嗚咽聲。
慶云嘴角上揚,面上紫氣一閃即逝,自信地開口應道,
“不知是劍宗哪位前輩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