擂臺之上靜悄悄地,空無一人。
慶云等人也是聽了吃瓜群眾的議論,才弄清楚了狀況。
眾人都在說這濟南綠林道的人物吃相難看,
打了一天的車輪戰,把人家招親的姑娘累得掛起了免戰牌,卻仍然沒有一個人能取勝。
于是有的便開始罵那些平日里欺行霸市的拳痞卻原來如此不中用,
有的又開始贊那小娘子長得如何俊俏,武功卻又這般了得。
“嘖嘖,看來今日是看不到小姐姐了。
慶宗主心中有沒有些許小失望呢?”
殷色可促狹問道。
慶云剛要回答,身邊人聲忽然嘈雜起來。
原來終是有人忍不住,要去擂臺后面將王家小娘子抓出來打擂,但終究有憐香惜玉的正義人士不忘良知,兩下里起了沖突。
慶云見有人如此跋扈,實在看不過去,正打算出頭,卻被宗羅云一把拉住,提醒他不要沖動。
他們之前過濟陰而無通文,隨后濟陰便出了那么大的亂子,
在把這個問題說開前,還是不要卷入治安問題才好。
就在慶云猶豫不決的功夫,忽然有人飛身竄上了擂臺。
慶云抬頭望去,只見那人三十許歲年紀,一派儒生打扮,衣著講究,顯然是大戶人家子弟。
那人對臺下圍觀群眾打了個羅圈揖,
“眾位江湖上的朋友,且聽我一言。
在下姓崔,名彧字文若,
檀宗崔閥子弟,江湖人稱‘閻王催不動’。
無論在黑道白道,也算都積累了一些虛名。
今天下午在下曾經登擂與王姑娘比試,在拳腳上輸了一招。
愿賭服輸,崔某本不該再度登臺。
只是王姑娘斗了一日,終需歇息,
崔某便斗膽借這方擂臺再說兩句話。
王姑娘連戰連捷,實力毋庸置疑。
此時還敢上臺挑戰的壯士,平日里必然也都是有頭有臉的豪杰。
如此對一名女兒家展開車輪戰,終究不成體統。
所以作為敗陣之將,崔某在這里愿做一名公人,
勝我者,方有資格挑戰王姑娘。
濟南城終究是王化之地,在擂臺下約私拳,若是沒有備案公證,那可是要吃牢飯的。
言盡于此,若是有愿意挑戰的,一切照常,
崔某在這里都接下了。”
崔彧話音未落,在剛才卷入沖突的那堆壯漢里已有人按捺不住,躍上了擂臺。
“你這被娘們掀翻的還在這里充大瓣蒜,還不給我下去!”
這大漢也不通名,揮拳便打,他拳風沉穩,規矩森嚴,顯然也非庸手。
這時吃瓜群眾的力量就開始顯現了,
兩人的資料口口相銜,迅速傳開。
崔彧的來頭不小,本出崔氏宗支,是崔休的小叔。
雖然崔彧長了一輩,但二人年紀卻沒差出太多。
崔彧不曾出仕,但他精通醫道,乃是清河郡屈指可數的名醫,因此才得了“閻王催不動”的諢號。
這次他本是陪同常山王拓跋陪斤,世子元昭一同來赴提老壽宴的,
順便還要幫老爺子望望氣色把把脈。
這崔彧生于世家,眼高于頂,哪知見到王姑娘后,竟也動了心思。
早些時候他上臺打擂,生怕傷到姑娘,棄劍不用,只比拳腳,他舍了長處,這才輸了半招。
而現在與他放對的乃是西城有名的惡霸“黑旋風”李癸,自然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