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他身材五短,慶云又是自高處沖來,
土蜘蛛蜷縮了身體翻著元寶殼的跟頭骨碌碌的向坡下滾去,大約是滾進了某處預先挖好的狗洞,竟然倏而不見。
其實慶云的目標本就不是那矮冬瓜,而是與猿飛日世里惡戰的水影頭目。
水影反應不如土蜘蛛快,但仍是一等一的好手。
他剛從水中爬出,長袖沾濕。
沾了水的袖子刀劍烈火不侵。
水影一族的水袖雖然沒有內家心法的支撐,但也是一門貨真價實的外家功,豈容小覷?
電光被水袖卷住,奇妙的一幕發生了。
那名水影頭目就像是發了羊癲瘋一般,原地抽起了風。
噼噼啪啪地一陣亂響過后,他便軟倒在地,沒了聲息。
雷光切千鳥!
電光石火之間,五名水鬼全部中招,土蜘蛛逃。
其余幾名驅度寐見勢不妙,發一聲喊,四下潰散,又被一樂名人逮到機會,再斬二人。
等到慶云的身形站定,雷切探出的白牙還帶著幾絲余電,偶爾嗑嗑作響,就像是飽食后貓科動物齜出的犬齒,以王者的姿態炫耀著自己的輝煌戰績。
》》》》》敲黑板時間《《《《《
在看完這一章以后,筆者知道讀者們的興趣并不在起底劉備的家世。如果不能在這一章把木葉八色融梗原委講清楚的話,恐怕很多書友就要棄坑了。所以本著救急不救緩的原則,我們先講木葉之源。
《遼史?地理志一》:東潢河,南土河,二水合流,故號永州。冬月牙帳多駐此,謂之冬捺缽。有木葉山,上建契丹始祖廟,奇首可汗在南廟,可敦在北廟,繪塑二圣并八子神像。相傳有神人乘白馬,自馬盂山浮土河而東,有天女駕青牛車由平地松林泛潢河而下。至木葉山,二水合流,相遇為配偶,生八子。其后族屬漸盛,分為八部。每行軍及春秋時祭,必用白馬青牛,示不忘本云。
木葉山是契丹祖庭,白馬青牛生八子,這一點書中已有分說,不再贅述。塞北十番的大概因果在本作第一零三章宗婆非出場時也曾提到。《魏書》中既然有契丹,那么木葉祖庭部落圈就已經出現。契丹八部,是木葉八色的原型。書中說塞外民族喜用八,因三易(《連山》,《歸藏》,《易》)本以八為大。所以上古羌是八部,到了黨項羌還是八部,鮮卑有八貴族,蒙古黃金家族分八部,華夏上古也出八(古)姓,佛家有八部八寶(佛誕地貼臨喜馬拉雅山脈,屬雪區文化,再次cueback),都是這個概念。契丹八部也不是固定的,從《魏書》八部(悉萬丹部、何大何部、伏弗郁部、羽陵部、日連部、匹潔部、黎部、吐六于部),到《遼史》大賀氏八部(達稽部曰峭落,紇便部曰彈汗州,獨活部曰無逢州,芬阿部曰羽陵州,突便部曰日連州,芮奚部曰徒河州,墜斤部曰萬丹州,伏部曰匹黎、赤山二州。),遙輦氏八部(互利皆部、乙室活部、實活部、納尾部、頻沒部、內會雞部、集解部、奚嗢部),再到日后滿州八牛錄,八大姓,其實都是這一文化的延伸。用八之變,只是一個虛數。
在本作當中,筆者確實將不同時期的八部作為素材捏合在了一起,并沒有只取《魏書》八部。自奇首可汗之后,契丹最貴姓為大賀氏(《魏書》何大何氏),本作有大賀薩爾圖。薩爾圖,地名,今名大慶,產石油,所以契丹也有石脂(石油),蒙語中薩爾圖為月光照射的地方(故比定黑風/月光疾風),滿語中薩爾圖意為風起之地。后來遙輦氏(本作比定千手遙輦,一說遙輦氏出日連氏)奪權,皇族三貴氏變為大賀,遙輦,世里(本作比定猿飛日世里),乙失格/乙室活(本作比定宇智波)為當時八貴部之一。一樂氏,本作比定耶律氏,是遙輦部之后的新貴。筆者曾經講過,大陸向日本有過數次“渡去”移民。在日本關于騎馬民族征服本州說中,假象的征服者之一就是早期契丹。契丹語寫法分大字小字兩種,大約相當于日語平片假。耶律氏在契丹小字中的寫法,見本作彩蛋章,其中偌大的漢字“火”,最為醒目。所以本作一樂名人才會在斗笠上寫一個火字。
大家好,我們公眾.號每天都會發現金、點幣紅包,只要關注就可以領取。年末最后一次福利,請大家抓住機會。公眾號[書友大本營]
當一樂名人問“須佐,能乎?”(需要幫助,行不行?)的時候,大賀與猿飛一人答“唯”,一人答“諾”,唯在諾前。唯與諾在漢代禮儀中是不同的,《禮?玉藻》:父命唯而不諾,《注》,唯速而恭,諾緩而慢。又《投壺》,大師曰諾。就是說,恭敬快速的答應稱唯,篤定悠哉的答應才能叫諾。子對父,下級對上級,弟子對師用唯,反之用諾。現代電影作品中許多對諾的用法都是錯誤的,經常出現與士兵對將軍應諾的情況。事實上,軍旅之應命多速而恭,應應唯。本書中世家崔休稱諾于王表現的是氣度,緩而慢。而大賀與猿飛,大賀為貴姓,故答諾,猿飛則答唯,唯急諾慢,先聞唯,后聞諾。
在講到“忍刀七人眾,楛鶩飛蒼蠅”這個八人陣法時,稱楛鶩為飛行道具。楛為矢,鶩為禽,同音苦無為日語箭矢形狀的手里劍(暗器)。
所以總得來看,這一章雖然是碰瓷火影,亂七八糟,但其實是非常寫實地講述了契丹的發源地,八部來歷,輪替史,以及韓日語言中阿爾泰語系元素的來源。
中國史上遼為金所滅,金國又從哪里來?按《金史》,他們的祖先就是宗婆非的母國勿吉。其部曾建大渤海國。雖然完顏氏起于生番,但金國祖先并非生番,其榮不亞契丹。宗婆非對于契丹部遇襲那種幸災樂禍的態度,是對其后金人的影射。
關外民族其實也并非獨立民族,主要以居住的地理位置劃分,大多尊四岳為共祖。完顏部落也有青牛崇拜,和契丹先祖白馬青牛中的一支其實是有些淵源的。案《金史》,始祖完顏函普六十歲出高麗,以青牛聘六十歲老處女,花甲盡歡,誕其后完顏部。其祖庭安出虎水,北魏稱安車骨,屬勿吉。明曰金水。今曰阿什河。在今金龍山麓,與四岳氏黃龍府毗鄰。
又,驅度寐出典:《通典》驅度寐,隋時聞焉,在室韋之北。其人甚長而衣短,不索發,皆裹頭。居土窟中。唯有豬,更無諸畜。人輕捷,一跳三丈馀,又能立浮,臥浮,履水沒腰,與陸走不別。數乘大船,至北室韋抄掠。無甲胄,以石為矢鏃。
這本身就是一個頗有童話色彩的部族,一躍三丈,立浮水中云云~仿佛族人個個是高手的亞子。
最后補充一則小貼士,見到橙色閃光爆炸的焰色,慶云立即判斷一樂名人使用了石膏,因為石膏本為水合硫酸鈣。鈣鹽的焰色為橙色。前文有述,最早對焰色做觀察總結的化學家就是本作中華陽隱居陶弘景。慶云得祖暅之所傳,故能有如此判斷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