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還未散,這種鬼天氣,席間人晾來還未走光,你可提去一個個審過。
等你冷靜下來,我們再細聊。”
》》》》》敲黑板時間《《《《《
在本書的前幾章里,原始起電機雷切被改裝成了“乾坤艮止圈”,類似于電網槍的法寶。為什么要叫這么個奇怪的名字呢?它其實是有出處的。在這里,筆者要向大家安利一本清代小說,碧荷館主人金作礪的《新紀元》。這本書啊,是白話爽文鼻祖。《西游記》,《封神演義》爽不爽?其實并不爽,這兩本東方玄幻是典型的救兵流,不是猴子去請救兵就是姜子牙去請救兵。而《新紀元》這本書,就是痛快淋漓的爽文。
這本書堪稱一代奇書,有許多可取的地方。此書成書大約在1899年前后,因為小說開始的時間點是1999年,疑似作者展望百年(大清亡于二十世紀初),所以這是一本科幻歷史題材爽文,描述當時中國稱霸世界之路。
(以下內容經過作者重新排版,因為《新紀元》原小說內容易被疑為推銷歷史虛無主義,所以必須明確標注事實與小說的情節。)
首先,這本書不是宣揚虛無歷史,而是作者碧荷館主人在1899年大清未亡時對1999年世界的展望。我們將通過對比的辦法,反觀原作者當時超前的認知。
關于人口的預測:
碧荷館主人預測1999年中國人口一千兆,常備軍二百五十萬。人口一千兆?聽上去很嚇人,但是近代中國曾經學習西方三位晉位法,在清末兆的概念時一個Million,也就是百萬。那么一千兆合10億人口。
事實上,1999年中國人口13億,常備軍,不多不少,正好兩百五十萬。碧荷館主人的預測出奇準確。
關于顏色革命的預測:
在《新紀元》當中有一個虛構的國家,耶律氏的匈國,也是黃種之國有十億人口。書中模擬了西方聯盟對匈國的進攻手段,技術封鎖,監聽控制,斷絕外交,挑起內部混亂,等等等等……完全氏現代西方顏色革命套路的如法炮制。
這個匈國,在許多野路子自媒體的文章里,通常比定其原型為匈牙利。這樣的認知是要去重修歷史的。當時匈牙利屬于奧匈帝國,在歐洲是可入三甲的大國。碧荷館主人想來也是以此國為原型,杜撰出了另一個十億人口的龐然大國。
關于世界大戰的預測:
匈王受到入侵后獨木難支,便向書中黃種世界的大哥中國求救。世界大戰就此拉開序幕。
需要備注的是,在成書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戰還沒有發生,所以碧荷館主人關于世界大戰的情節完全是前瞻性的。最為巧合的是,點燃一戰導火索的事件恰恰發生在奧匈帝國。而在本書中,世界大戰的導火索也發生于以奧匈帝國為原型的耶律匈國。
關于潛艇與反潛海戰的預測:
世界大戰開始的初期,中國艦船因為排水量大,火力強,占盡優勢。但是西方拿出了利器潛水艇,讓中國艦隊吃了啞巴虧。這時候中國方面發明了九淵鏡——一種海底探測的反潛裝置來克制。在小說的最后幾章里,甚至還有泅水服供蛙人潛水與潛水艇戰斗。
事實上潛水艇的出現是在19世紀中葉,在成書的年代是一種剛剛面世的戰略武器,正享受著沒有天敵的海洋霸主待遇。而反潛的聲吶,在20世紀初才出現。碧荷館主人又一次做出了超前判斷。
關于美國在世界大戰中崛起的預測:
書中在描寫到陸戰內容的時候,就出現了《蘭若》所引用的乾坤艮止圈,一種電網槍,無需瞄準,所向披靡。這時候拯救世界的是美國人,在紐約的工廠里發明了避電服,幫西方聯軍挽回了局面。
事實上,在十九世紀末期,美國仍然是一個存在感不強的國家,正在通過移民補強人口。其人口高速增長,金融來此避險,工商業高度發展的時期,正是兩次世界大戰時期。這是一個基于地緣的神預判。
關于空戰的預言:
飛機出現于1903年,所以新紀元成書年代是沒有飛機的。于是在書中所預言的空戰就以詭異的氣球大作戰的形式進行。只要打爆對方的球就……這也太easy了吧?書中中國的女將軍,就率三十球,飛臨孟買,碾壓聯軍諸球,成為孟買上空的蒙奇。
關于放射性武器的預言:
西方聯軍發明了一種帶電氣體將中國主力困在蘇伊士運河。我方便祭出了“追魂砂”予以反擊。
這追魂砂的名字雖然婁,但卻是一種“五金質內堅光”,被其照射過的老鼠,三日既死。這種光并不是激光,那是二十世紀的發明。而居里夫人在1898年,也就是成書前一年發現了金屬鐳,這時最早被確定的放射性物質。碧荷館主人明顯參考了這一發現,說明他是一名非常關注世界科技前沿的達人。
關于川藏鐵路的預言:
新紀元結尾時提到中國代表去錫蘭簽訂停戰協議,做鐵路自京漢轉川漢,川藏,藏印入印度。
要知道,京漢鐵路在19世紀末剛剛開建,當時還沒有竣工。川漢鐵路沒有開建,至多只存在規劃。而入藏的鐵路是21世紀的獻禮工程,這個預言對我朝基建狂魔實力的預估非常的準確。
關于世界制霸模式的預言:
這本書的結局,自然是以中國大聲西方聯軍而告終。最后簽訂的協議,也盡顯作者智慧。退兵,賠款,設立租界,自由貿易不談,其余包括文化滲透(采用黃帝紀年,傳孔教,文本以中文為準),在馬六甲,斯里蘭卡,蘇伊士,巴拿馬等重要地峽駐軍等等…這些舉措都是20世紀以后的帝國部署,而碧荷館主人在當時便已看透。
《新紀元》的作者以1899年的視角看世界,卻可以如此準確的預言到軍事,政治,人文在今后百年內的發展,可謂一代奇書,但不知為何,知名度實在有限。憾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