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是我們的殷美人了。
錦衲王帶了精銳部隊向東追下,一路上還要聯絡許多天宗暗線,帶著殷色可多有不便,于是便將他寄在了黃龍城。
由于殷色可是女兒家,姿色有生得俊,錦衲王生怕她出了什么意外,讓自己手中失去能夠和慶云談判的王牌。
于是他留下了兩名會武功的侍女,貼身看著殷色可,又命二皇子調了一些女眷進來照顧。
但是周圍幾道街巷,嚴令禁止大頭兵的出入,以防破壞風紀。
黃龍一戰二皇子是慘勝,硬得并不徹底,所以還有許多事情需要錦衲王幫忙斡旋,他自然不敢得罪于她,只能言聽計從,一切稱是。
眼下城中一切防務都由大將箕霸負責,他也是城中目前戰力最高的高手了。
寄再興第一晚想要去探殷色可,就驚動了這位悍將。
雖然寄再興老滑如游,輕功也是了得,沒有被箕霸追到,但是兩人還是硬碰硬地交了幾手。
老騙子平時的功夫都沒怎么用在正道上,自知無法勝出,只能倉皇逃竄。
這幾日有夜行人游走企圖行刺本是常態,箕霸也找不到什么重點懷疑對象,上面又有令嚴禁大搞株連擾民,倒是便宜了寄再興。
他這一次失手,反而對城中軟禁之人更生了興趣,于是他索性潛出城去,略作易容,大搖大擺地前來拜城。
寄再興的身上帶有魏王信物,二皇子手下的人也識得厲害,不敢為難,快馬通傳進去。
二皇子親自迎了出來,設宴詢問寄再興來意。
寄再興直言是為了丁丑會盟拜會岳帥投帖的。
二皇子聽他提及丁丑會盟,面色陡變。
原來這丁丑會盟,是一個甲子之前,也就是大魏太延三年,太武帝拓跋燾滅赫連勃勃,為震懾西域,在塞外龍城召開的會盟。
龍城本為匈奴祖庭,位于馬鬃山麓,清溪之畔,山的深處有風馬旗祭壇,乃是塞外諸族共尊的圣地。
馬鬃山是今日阿爾泰山系的支脈,在匈奴百部改稱鮮卑后,這里便改稱鮮卑臺。
龍城也因此被稱作鮮卑臺布拉格,所謂布拉格,就是泉水的意思。
在這一次會盟里,拓跋燾派遣董琬等使節,召集西域,漠北,白山諸部,齊聚龍城。
太武帝在會上宣布大夏滅亡,魏與北涼聯姻,最強的三部歸一,大勢已無懸念。
隨后他更是調停了東北木葉諸部與庫莫悉之爭,下達契丹,庫莫奚分治詔書,
允白匈奴南下入天竺,支持無東部西征大秦,
將本出高枷索科爾沁部的悍殊部落以及秦域韃靼部落安置在拓跋故地太安。
這幾道政令恩威并施,剛柔相濟,讓與會諸部無不震服。
當時有北涼國主沮渠牧犍提議將太武帝拓跋燾舉為天可汗,頓時引發了激烈爭論。
太武帝在一旁察言觀色,自知北魏新起,雖然實力超然,比之當年檀石槐所見萬里大國還差得很遠,很難讓所有部落誠心稱藩。
因此他故作自謙,推脫了沮渠牧犍的好意,只是邀約諸部甲子之后,再值丁丑,重會龍城以議天可汗之事。
塞外諸族不著史,但口口相傳,內容大同小異,各部首領都沒有忘記這一約定。
而今六十年之期將滿,北魏日強,這一屆會盟必將決定今后絲路長城諸國的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