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負責查案的正是前御刀八要之一茹法亮,他告發巴東王謀反,并且用反間計讓蕭云音懷疑有下屬告秘將自己的左右心腹一番清洗,失了民心。
后來蕭衍的父親蕭順之奉旨討逆,將蕭云音請入京城。
當時太子蕭長懋的身體不好,恐怕自己會走在父皇之前,
他為積功德,不贊成誅殺蕭云音,只是將他投入江中,對外謊稱縊殺。
巴東王之爵降為魚復侯,又奪其族姓,改稱蛸氏。
此事本是極度的機密,除了蕭家幾位重要的宗室重臣,無人知其真相。
前江夏王蕭鋒就是那幾位重臣之一,他當年也是受這個故事啟發,水遁逃逸的。
慶云與蕭鋒來往緊密,后者早已不念故國情分,在閑聊時,便曾分享這段往事。
蛸云音被叫破身份,吃驚不小,竟然停步不再進攻,氣氛一時凝固。
打破這詭異氣氛的,是一道颯爽女聲:
“殷師妹!殷師妹,你,你怎么在這里?”
》》》》》敲黑板時間《《《《《
巴東王蕭子響既蕭云音,按照正史的說法,他是被太子蕭長懋進言縊殺的。
好幾位正史中本應死去的人在本作中都因為種種原因復生,比如蕭鋒,比如蕭子良,比如馮太后,比如封魔奴,比如元兇和他的女伴們。他們不死,各有道理,既然筆者是在寫武俠風的小說,總要寫死幾個人。但是按照之前的承諾,筆者不能隨意改變正史傳記的死亡時間,于是只有借尸還魂,讓一些死不見尸的人以不算荒唐的理由還魂再死一次,另作說明以辨正偽。
蕭云音死后爵位降為魚復侯,魚復魚腹,他又沒有葬身魚腹,為什么封了個莫名其妙的魚復侯?本作這段因果就是借此展開。另外,蕭云音后人改蛸姓,確為史實。蕭與蛸古代不同音,所以蕭云音聽慶云說自己姓蕭,頗為忌諱。
蕭,先凋切,xiao;蛸,師交切,shiao,現在沒有這個音了,在現代漢語中派生出了兩個發音,shao更近古音,xiao是以肖為聲旁的謬讀。現代的多音字有很多是因為漢語在不同時期地域的不同發音形成的(比如我們之前講過的莘),也有一些是如蛸字一般錯進錯出形成的。所以蕭蛸之辨可不是空耳聽同音字的bug。
接下來我們主要講一下寄再興在高麗二皇子面前耍的那些把戲。因為筆者曾經承諾過,不會使用脫離時代的黑科技黑魔法,所以我們就有必要對于寄再興的戲法進行解密。
在此之前我們簡要的講一下五金史,為后文詳述五金史打些基礎。古代人對金屬的認知,是在逐漸發展的。最早被發現的金屬就是現在的金子。因為自然界存在裸金(狗頭金),古人對光滑,閃亮的這一類物質(既現在的金屬)最早的認知就是金。所以金這個字,最初是用來指代一切金屬的。但是隨著冶煉技術的發展,銀,銅,鐵,錫逐漸被分離,辨認。所謂五金,就是金銀銅鐵錫。那么五金之外的金屬叫什么呢?統稱為鉛。鉛有黑鉛,白鉛,銀鉛,濮鉛,弱鉛,倭鉛,波斯鉛等等,有說青金,有說黑錫,性狀各不相同。固體為鉛,液體為汞,代指五金之外一切金屬,所謂鉛汞之術,就是指代所有無機鹽化合物反應。這就是為什么《周易參同契》中一些鉛汞之術我們無法理解,因為語言學家只認為那里面說的是鉛和汞,沒有把他們擴大為所有金屬鹽,就無法找到對應的正確現象。其實,《周易參同契》是一本非常好的無機化學導論,帶著這個觀點用中學化學知識回頭去看,就能發現參同契的奧妙,古之人誠不我欺也。
說完這些我們再回到五金。五金之中吊車尾的錫,在古代應用已經非常廣泛。除了在合金當中使用,錫還可以做成許多相對于銀更廉價的日常金屬制品,美觀耐用。但是金屬錫有一個特別之處,就是在極寒條件下,錫會慢慢地物理銹蝕,化成粉末。而且這種銹蝕就像瘟疫一樣會傳染,一旦已經發生物理銹蝕的錫觸碰到正常錫器,后者便會加速銹蝕。
冷水自沸的把戲可以由生石灰完成,金屬杯子化粉可以由錫杯來演繹,這樣在驗碎渣的時候檢查到的灰錫粉末仍然是金屬態,古人是很難在有限的條件下分辨出錫與銀粉末的不同。文章中我們說到二皇子準備的本是銀杯,但是寄再興有三手神技,放石灰粉,換道具杯子這種事兒根本難不倒他。隨后寄再興舞劍化粉,其實也是同樣的把戲。
至于引雷,文中已經交代,寄再興其實是用響箭指揮托兒燃放煙花。煙花這個東西,南北朝沒有商業化,但是他的雛形原理焰色反應在陶弘景的著作當中已經有研究。我們前文舉過《本草經集注》原文,陶弘景通過觀測硝的焰色來區分硝的種類。但是陶弘景當時只提到了這個方法,并且只舉了硝酸鉀的例子,并沒有詳細列出每一種硝石對應的焰色。這個工作筆者傾向于陶真人當年已經做過,只是古書亡佚太多,沒有留存,否則他也寫不出那樣的心得。本文所謂《百硝焰舞錄》就是杜撰出的焰色筆錄,這本書被寄再興偷走了。
有了焰色反應的基礎,和基本火藥配方,就可以制造出煙花。這兩樣研究恰好陶弘景都已經完成,因此煙花的技術基礎已經具備。至于如何讓煙花成圖案,在老式煙花工藝中,是用模板完成的,也不是什么難事。(現在大型煙花造型多為數控)
由于陶弘景的研究在那個時代十分超前,所以彩色煙花只能是某幾個人的私技,離商業化還有很長的距離。
黃龍居民對于煙花的恐懼,如杞人憂天,這絕對不是一個笑話。在古代大眾薄弱的科學認知下,他們真的會將巨響,爆炸,白日流星雨這類難以理解的現象與天塌聯系在一起。
杞人憂天也并非是虛無的故事。哪怕是在近代,當通古斯大爆炸發生的時候,也有許多人認為是天塌地陷。一百年過去了,關于西伯利亞的那場神秘大爆炸,依然沒有人能給出科學的解釋和結論。主流科學認為那是彗星隕石所致,因為彗星的核心是冰,最終煙消云散沒有留下任何隕坑,但是那驚天的巨響火柱和破壞力,我相信目擊者多半都會生出憂天的恐懼。
這樣規模的隕石撞擊,大多出現在高緯度地區,比如西伯利亞。但就算在中國華北,明代天啟年間的天啟大爆炸也是至今未解的一大謎團。
其實,哪怕隕石的體量再小些,只要能在穿越大氣過程中產生肉眼可見的火球,都可以在古代目擊者心中造成恐慌。說不定杞國某人,就曾經見過白日星隕而生心病。本文黃龍府的居民也會因為目擊白日煙花而驚為兇兆。將心比心,這種反應是符合時代氣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