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弟弟指了指門,
“大哥,你帶侯爺,兩位姑娘先行吧。
我陪檀君和李家兩位小哥。”
徐家哥哥點了點頭,領著酈道元和二女先去了。
慶云探頭瞅了半天,忍不住向徐家弟弟打聽道:
“這里面是復壁結構吧?”
“哎?檀君怎么知道?”
此時的二柱已經對慶云驚為天人。
徐太太在族人眼中那可是大魏國師,神仙般的人物。
他的手段通天徹地,自帶神奇,那本就是理所應當之事。
可是檀君一出現,就看破了對方的布置……
莫非真如燕北傳說一般,檀君就是全知的天尊?
“這里煙瘴很重,想要在附近長期生存,定是有什么濾煙除塵的手段。
這復壁便是其中一步。
只是不知道洞**的氣流是如何引入凈化的。”
正談論間,那門又坷坷垃垃地開了。
金吒已經被二人的對話吊起了胃口,背著弟弟,率先閃了進去。
徐家弟弟帶著慶云跟了進去,向著某處機關輕叩三記,外側石壁緩緩降落。
等到石壁完全合攏,黑暗中又發出一陣隆隆聲響,洞**側的復壁漸開,露出一條狹長的通道,在火光的照耀下,顯得神秘但卻不失生氣。
每行數十步,通道里就設有一道柵門。
柵門由兩層木板組成,當中夾了許多黑色的塊狀物。
慶云伸鼻子嗅了嗅,似乎只是普通的焦木味道。
如此連過十柵,便聽到了人聲。
方才幕布里出現的大頭,這時已經凝結了血肉,活生生地出現在慶云的面前。
“來來來,讓我看看是何方神圣,竟然能看破通幽鏡的設計……哎?”
當徐太太發現看破自己機關的人只是一名少年時,不禁大為驚奇。
徐家弟弟又上前扇風道,
“不止是通幽鏡啊,就連石門復壁,也被檀君一語道破了。”
徐太太將慶云上下打量了一番,抱拳道,
“敢問檀君師承何人啊?”
慶云也是抱拳還禮,
“雜學一道,小子并未正式拜過師傅。
但小子有位朋友,名喚祖暅之,乃是南朝長水校尉的公子,也是華陽隱居的學生。”
徐太太一直彬彬有禮,雙手捧腹,面帶微笑,仔細在聽慶云答話。
可是等到慶云說出華陽隱居這四個字的時候,徐太太忽然面色大變,冷哼一聲,拂袖而走。
慶云不由一愣,仔細盤算自己到底有沒有說錯了什么話。
在場眾人也都是一臉懵懂,只有酈道元琢磨了半天,忽然拍了拍腦袋,
“哦,哦,我想起來了。
國師是戰國徐夫人的后人,自詡鑄劍第一內行,故而能為魏王鑄劍。
可是現世眾生卻只認華陽先生萬法皆通。
坊間傳聞都說在鑄造冶金一道,華陽先生也是那扛鼎之人。
國師對此一定很不服氣。
華陽先生或許便是他的逆鱗。”
慶云舉目四望,這洞窟中的陳設裝飾都非常有設計感,與祖氏觀星閣可有一比。
但若真要論個高低,祖氏觀星閣勝在精,巧,而此處則得天獨厚妙用了地勢神奇,雖也可說是各擅勝場,究竟還是祖氏出品可奪天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