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對是萬金在手也難求的奇貨啊。”
一旦開始談起奇物美食,大家紛紛打開了話匣子,方才的尷尬氣氛自然冰消。
慶云也借著機會說了幾句,隨后又圓回了洞窟的布置上,
“此間布置十分巧妙,世間罕有。
雖然我能大概猜到一些機巧,卻還是有很多無法理解的地方。
比如室外煙塵彌漫,滿是硫黃氣味,但是在這石窟之中卻仍然空氣清新沒有半點刺鼻的氣息。
國師,這又是什么原理?”
慶云有不動的地方向徐太太請教,自然就是下了臺階,總不能顯得自己一個毛頭小子就能看破人家的心血布置。
而他所挑選的問題,也的的確確是其心中待解的疑惑,故而絲毫不顯做作。
徐太太一咧嘴,顯然頗為得意:
“嘿嘿,世人都說陶華陽萬法皆通,祖文遠建造神奇。
可是若論濾風湔氣,卻非是徐某自詡,當世應無二人。
這可是在重霾之地鑿窟造室數十載積累出的經驗啊。
說來其實也無甚神奇,首先是要解讀風向,鑿通風孔,只要侯天時知地理,卻也沒什么難度。
其次便是要找到合適的材料吸收天地元氣間的塵埃雜質。
這些年來我對比過許多材料,發現火山噴發時被瞬間點燃的焦木斷面是吸附灰塵最好的材質。
儺師屢次震怒,煙霧散去后白山空氣仍然能夠快速的恢復,就得益于這些焦木。
因此我便用收集這樣的焦木制作柵門,在氣口與通道當中層層布置。
經過多次過濾,這石窟內的空氣便自然清新,還格外多了一絲森林的味道。”
慶云聞言深吸一口氣,閉目頷首,表示贊同。
徐太太微微一哂,也找了個臺階為自己方才的失態找補:
“聽說冶煉一道啊,在中原有華一徐二綦三連四的說法。
我覺得那多半是因為我太久踏足中原了。
你們趕上了好日子,可以一起見證儺師舞錘鑄神劍。
我為魏王所鑄神劍,用的是鮮卑九天玄鐵,非三昧真火不可鑄其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