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暅之搓了搓手,顯得極為興奮,“利用火與雷做機關,之前還沒有遇到過,那會是怎樣的設計?根據卦象來看,兇中帶吉,并非死地。走!我們闖他一闖!”
轟!
一陣雷聲從甬道的另一頭傳來,這一次就算沒有慶云,暅之也能非常清楚的聽到。緊接著便是隱隱約約的廝殺聲……聽這動靜,仿佛前方埋伏有千軍萬馬,在晝夜不停的砍殺。
甬道似乎到了盡頭,出口在視野的遠端呈現出一個光斑,時明時暗。金鐵交鳴聲更加清晰而密集……
這怎么可能?千年來無人涉足的秘境,怎么可能有不息的戰斗?
路人所說的怨靈,是否就源于這莫名的砍殺聲?
這究竟是信息的扭曲,還是傳言的淪喪?
祖暅之將與慶云一起親自走進這片神奇的世界。
當他們走出甬道的那一刻,又是一道驚雷落,將整片煙雨朦朧的世界閃得一片雪白,辨不清東西。
雨水?驚雷?
周遭的空氣潮濕而溫熱,雖然時值隆冬,但在此處卻無法感受到一絲寒意。
暅之雖然睜不開眼,但他的心中已經聯想到了某種可能。
“祈雨術!這是祈雨的祭壇!”
慶云并沒有聽清他在說什么,轟隆隆的雷聲將暅之的聲音完全吞沒。直到這一陣雷電余威散盡,他們才有機會仔細將四周看個真切。
甬道的盡頭是一處標準的窊地,四面環山。抬頭望雷云滾滾,靡靡不開。沿路而上,是一處高臺,十余名金人繞著一尊巨像在臺上各執法器,不停廝殺。
那巨像高約十丈,生三目,作嗔像,手持一根打神鞭,威風凜凜。
“柱國聞太師?”,一個名字從慶云腦海中躍然而出。
“不錯,正是柱國聞太師。沒想到殷王受竟然將他鑄成銅像守護這條逃遁秘徑。如此看來,朝歌破時,殷王可能并沒有死。即使摘星樓倒,他依然有機會逃生。走,我們上去看看。”
一,二,三……十八個,一共十八金人。
祖暅之點清金人數量,口中贊道,“九為陽,六為陰,十八太極混陰陽。這個陣法并用水火,雷澤,陰陽并濟,用在孤金,好大的殺氣啊!”
慶云聽得有些莫名其妙,他現在頂多能看到雨,雷,金人,這水火雷澤什么的,暅之都是怎么推算出來的?
聽到慶云問詢,暅之指著眼前的大陣,一點一點解釋道:“這個地方濕氣很重,但是很難做到終年降雨。除非有熱源促進對流,再以銅像引雷,方能終日致雨。所以我大膽猜測,在這大陣的下方有一處露天的黑石礦,被人為引燃,經年不熄。因此你可以感覺到這里如無冬之夜,潮暖如春。為了保證明火不被雨水澆熄,落下的雨水,大多數都被這座大陣接住,有專門的水路導流形成人工瀑。瀑布的勢差就是金人機關主要的動力來源。瀑布之水最終會瀉入預先開掘的環形水澤中,不會與明火相融,但卻會被火焰的熱量重新蒸發,匯入雨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