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奇心中暗驚!
武功不是魔法,劍意要從背后斬落,那對方必然是人劍合一走了個弧形。
可是劉贏的殘影還在他的身前,為何實體已經到了他的身后?
慶云也看得吃了一驚,這種身法比之他的竹馬凌波步毫不遜色,三哥何時習得了這種絕世奧義?
只有劉贏自己知道,這并不是什么步法,而是單純的劍意。
圓轉如意的太極劍意。
道宗的太極劍意。
天下諸宗武學,無不認為直線是最快的攻擊路線。
當然,從現代物理學的角度講,這是顛撲不破的真理。
唯有講究辯證的道家并不如此絕對。
直線,確實是最短路線,但絕對不是最佳的發力手段。只有完全發力,全身協調發力,才能獲得最大的力量,最快的速度。
所以道宗有時追求曲線,追求的是一種全身的協同運作,甚至是天人合一,人的意念與環境的協同運作。
閃電,從來不是直線,道家閃電法,也絕對不是野蠻和直接的代名。
所以劉贏的這一劍雖然走得飄忽靈動,但卻比中宮直進更加快速迅捷。
他一出手就用上了從華陽先生那里得來的底牌,因為他的對手是窮奇。
窮奇是西宗出手法當世翹楚。
所謂西宗出手法,劍不出時才是最強的完全體。
窮奇現在的姿勢,幾乎是不破的完美防御。
劉贏只有使出最快捷,最有效,最出其不意的殺招,才能逼迫窮奇拔劍,才能將他迫出完美防御的姿勢。
所以,他首先打出底牌!
窮奇拔劍,他既沒有斬向身前劉贏的殘影,也沒有斬向身后逼近的劍意。
殘影畢竟是殘影,擊破殘影不會給劉贏帶來任何傷害。
而劍意也只是劍意,拔劍拆解,見招拆招,等同落了后手。
這,不是他窮奇的風格!
窮奇出劍,向斜刺里斬出!
劉贏的這一次詭異位移是劍招而不是步法,那他的身體便是由劍意驅動的。
劍招是完美的,但是劉贏本身的速度極限就是這一劍最大的弱點。
劍已經繞在了窮奇身后,人卻落后了半個身為,還在窮奇側方。
窮奇其實并沒有看得真切,他也沒有必要看得真切,他只是感知劍,感知劍的軌跡,瞬間就推測出了劉贏此時的位置。
于是他出劍!
劉贏調動全身力量刺出的太極劍意,驚天動地,但也正因為他調動了全身每一塊肌肉,他也再無可能生出任何變化,再無可能去駕馭這一劍的后招。
他就仿佛趴伏在一批脫韁的野馬上,被一種無法駕馭的力量拖拽狂奔。
這一瞬間的感覺,就如同慶云發現奪命十三劍第十四種變化時那般奇妙。
窮奇準確地利用了對手劍招的特性,出手,居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