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云沿著瓠采亭消失的方向追了下去。
白云觀建在山腰,離開了道觀建筑群就是處處密林怪石,視線多有阻擋。
瓠采亭去了上山的方向。
山上有禹王故跡,當日慶云隨祖暅之飛越少室太室二山的時候,曾經走過這里。
只是高處人跡罕至,并沒有石階鋪路,只有前人足跡踩踏出的小徑痕跡。
慶云沿著徑痕追了片刻,山霧漸濃,并沒有看到瓠采亭的身影。
這太室山,慶云畢竟不是常來,再走下去,若沒有向導,慶云自己也難辨道路。
所以走得越遠,慶云越是擔心。
擔心的倒不是他自己,而是覺得瓠師姐對山中道路應該更加陌生。
“四姐!四姐你能聽到嗎?”
慶云無法確定四姐位置,心中焦急,只能開聲呼喚。
他是練炁之人,聲音在山中可以及遠,傳個幾里路怕是不成問題。
四姐想來不可能走出那么遠,她一定可以聽到的。
果然,一陣悉悉索索聲正在向這邊靠攏,仿佛在一塊突巖的后面有腳步聲響。
“四姐,是你嗎?”
慶云急忙迎了過去。
唰!
一道劍光從突巖背后疾刺了出來,如電光石火,來勢迅捷無比。
道家的劍法號稱閃電法,但是道家更追求法度。
靜如松,動若閃電。
而撲面而來的這道劍光,給人的感覺只有快,是真正的快,所有的發力都在追求著更快。
這種劍法給人的感覺并不屬于中原五宗的任何一宗,有些類似郁久閭婆羅門的亂披風,但氣質細節上還有些分別。
慶云被這一劍驚到了,看對方這出手,就知道是一名不亞于天奴的高手。
驟然遇險,慶云連劍都來不及拔,腳踏竹馬步,強行倒退。
山路崎嶇,對于步法的施展是很大的障礙,好在慶云對竹馬步的掌控已經非常純熟,偶爾腳下踩空,便立刻重心挪移,轉換位置。
如此五變,身形在剎那間回縮。
偷襲者銜影追來,顯然這坑坑洼洼的地面對雙方的限制都是相同的,對方既然想要求快,突進速度一旦受到影響,也是極大的削弱。
雖然是在白天,偷襲者穿的卻是一套全黑的夜行衣,連臉也一并用冪磾包起,只留下了一對眼睛,目光陰鷙銳利。
不知為什么,慶云總感覺自己見過這雙眼睛,但是仔細分辨時,又覺得十分陌生。
黑衣人雖然一劍沒有得手,但卻站穩了先機,他一氣呵成有刺出三劍。
慶云依靠步法回旋,劍氣幾次劃破他身上的長袍,割的肌膚隱隱作痛。
到對方刺出第四劍的時候,慶云才利用一顆蒼松的掩護拔出了干嘗斷。
咔嚓!
海碗粗細的松樹在黑衣人的劍下猶如朽木一般,應聲折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