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不是戰王殿下看透了他的想法,在君諾四歲的那一年,將他叫到了書房。站在里面,透過那扇打開的書房門,他能看到站在書房外面等待的那個小小身形。
就見戰王殿下下巴微抬,指了指房外的君諾,用著不高不低卻正好控制著足夠能讓他聽清、但距離稍遠一些的人聽不到的聲音說了句:“你想要個什么樣子的盛世天下就去教他做個什么樣子的未來帝王。”
當時,他聽到這句話的時候一時之間并沒有反應過來,可能是太過意外又太過猝不及防,竟然是這樣的一個結果。
但他沒有問什么,實在是這句話里透出來的意思太多太重了。
戰王殿下沒有接著就讓他應下來,他也沒有再說什么,而是回了府將自己關起來再三思量。終是在三日三夜之后,再回墨王府,鄭重的接下了這個關乎接下來未來幾年、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發展的重擔。
不管結果是載入史冊源遠流長還是從此世世代代遺臭萬年,他,都接下來了!
雖然他年少成名,文采斐然,早在十三歲之時便被冠上了第一公子的稱號,而且外界人也都說他定當是前途無量,未來會是接替他祖父成為百官之首的不二人選,將來的成就也會不可限量,遠超前人。
但到底是多有未知。
而他,心底還是有幾分對入仕為官,站在朝堂之中浮浮沉沉爾虞我詐你來我往有幾分不喜。
但戰王殿下這一決定,雖然讓他壓力重重,卻是另一種最能直接成全他心中宏愿的方式,也是讓他更加驚喜的成全方式。
這是戰王殿下對他的看重,這也是戰王殿下對他最早“投誠”的回報嗎?
戰王殿下的想法,他不得而知。
但是,在他應下的那刻起,他立志,他會將他所學全部教授與小太子,希望能讓他成為一個愛民如子、以天下為先之人,就算他做不到,也希望他的后代能夠繼承下去,整個天下終將是一片“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家給人足,時和歲豐。筋骸康健,里闬樂從。君子飲酒,其樂無窮。”的繁華之景。
而他日,一朝太子登基,他便是史上最年輕的少年帝師,那時的他及整個慕容家族更是讓人無法小覷。之后只要沒有太過分的舉動,再加上墨王府的庇護,之后三代更是會繁榮之極。
最最重要的是……
慕容子玉心中一軟,那是他唯一的私心,也是他時時刻刻放在心尖的小七妹妹,之后會有了更多更堅實的倚靠。
他甚至還想好了,到那時,太子登基,已有所成,天下穩固,他也沒有什么可以再教的了,就會卸下一身的責任,不管是朝堂的還是家族的。
那時他還年輕,他就可以……
想到這里,他的耳尖悄悄升起了一抹淺淺的紅,又粉又熱,讓他心跳都忍不住的快跳了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