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小七……
而小七此時的目光卻是與縣令對視到了一起。
剛剛她一直看著村長,后知后覺的感覺到一道灼熱的目光時不時的聚焦在她的身上,她憑著感覺回望回去,就發現竟然是本地的縣令。
可是沒有想到,她剛剛看到縣令,他就逃也似的趕忙低下了頭,小七疑惑,就還在看著縣令的腦袋納悶兒的時候就看到縣令又激動的半抬起頭看向自己,手抬起后小小幅度的對著她行了一揖,動作輕微到正在激烈討論的村民們并沒有注意到,卻也能讓小七看到明白。
小七微愣,然后接著便明白了。原來縣令知道她了。
她微微一笑,對著他輕輕點頭,示意了一下一旁的村民,并未出聲。
縣令也了解的點頭,但整個人都振奮激動的不行,目光雖然轉向了前方,但眼角余光還是忍不住的偷偷往小七那邊瞥一眼,再瞥一眼,根本沒有注意到村民們在激動討論些什么。
直到村長求助的喊了他兩聲,他才回神。
原來是村民們害怕這突如其來的驚喜會夾雜著不為人知的陷阱,畢竟這個餡餅太大太香了。還是有腦子清醒的人想到多一點兒的問題的。
但,這會有問題嗎?縣令忍不住的心底吐槽。他都羨慕他們了好嗎?要不是現在站在不遠處那位少女,他也不會相信會有這樣的好事兒發生。
但如果這件事做好了,就眼前來說,村子里的后代們都會受益良多不說,他的政績也會相應突出不少,若數以年計下去,不僅僅是本縣,整個北新朝也是會邁出跨歷史的一大步。
想到這里,他不由的對提出這個政策的人深深嘆服,當然了,不用想也知道會是誰。同時,他心里對那位的寵女程度又加深了一個層次。
所以他朝著京城的方向深深一拜,大聲感恩了一番帝王跟戰王,然后才轉回身對著村民們解釋起來。
至于為什么免費,還不是因為知道他們窮嗎?要是還跟以前一樣的模式,跟他們說拿出錢來讓家中孩子去學堂,肯定不會有人去的。這是他縣令之職——勸課農桑得出的經驗結論。
讀書好嗎?讀書當然好。普通百姓們知道讀書好嗎?當然也是知道的。可為什么還是沒有人送自家孩子去讀書?還不就是都知道讀書花費多,沒有家底的普通人家根本就支撐不住嗎?
那現在出現的這個“免費”學堂,也就怪不得讓他們反應如此大還完全沒辦法相信了。
當然了,這個學堂也不能說是完全免費,不然的話那朝廷也負擔不起,這學堂也沒法一直開展下去。
朝廷設立的這個學堂不同于傳統意義上的學堂。它不光教人讀書識字考科舉,也可以學習手藝,比如木工、木雕、賬房、廚藝等等等等。
這些手藝課程前兩年完全免費,兩年后,則學生便可以選擇開始走出學堂憑手藝謀生了,之后每年需要按他們收入工錢的比例返還前兩年的學習成本,也可以算叫做束脩,一直到還完為止。
當然了,在校期間每用一項學習資料都要簽字,最后累積在一起計算出這些成本的。
若是兩年后選擇繼續學習則自費,但前兩年的“免費”部分解決方案也是在學生謀生后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