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人投契,烹酒煮茶,足足暢聊至日落西山,仍意猶未盡,本想回到城中繼續尋個地方喝酒,不醉不歸。
但溫蘭玨在身邊多有不便,余月亭也有些乏,于是幾人套了馬車前前后后朝城里駛去,到了城門拜別幾句,便各人回各人府中去了。
前幾日孤身一人在府中不禁有些想家,今日結交了新友,便將此般念頭一股腦拋到腦后去了,滿心都是歡喜。
余月亭自幼結交的都是豪門貴女,今日頭回與男子以兄弟相稱,余月亭只覺新奇極了,又覺這幾人相處起來十分和洽。當下便愈發喜歡青州,愈發覺得此地熱鬧好玩。心下打了主意第二日再上外頭轉轉。
還不等她出門,第二日午后,溫衍便遞了帖子來,稱要做東一盡地主之誼,晚間在寶安坊設了宴邀余月亭與顧云安二人前去,算是為二人接風。二人自然欣然前往。
余月亭嫌馬車麻煩,妨礙她欣賞周圍景致,于是顧云安牽了匹馬出來,余月亭高坐馬背之上,顧云安牽馬徐徐而行。
行了半柱香的功夫,轉過朱雀大街,前頭便是人聲鼎沸的寶安坊。
北周朝風氣開放,設有數個坊市供日常貿易。在這青州城中要數東市的寶安坊和西市的義寧坊最為熱鬧。
尋常百姓生活無非就是衣食住行這些瑣事,兩坊內商戶林立,生活瑣事都可一并解決,可謂是大大的便利。
兩市的北邊兒坐落著鼓樓,樓上置有巨鼓一面,每日有人擊鼓,以晨鐘、暮鼓之聲,決定開坊、閉坊的時間。
晨間擊鼓百下是為開市,各家商鋪開張接客。
娘子們逛街喜歡進綢緞衣帽肆、珠寶首飾行、胭脂花粉鋪。郎君們直奔騾馬行、刀槍庫、鞍轡店。學堂學生們可以去書肆農夫挑著果菜米麥進市賣掉,再買走鐵鋤陶碗……
街上有雜技百戲拉琴賣唱算命卜卦的,走得渴了餓了,有酒樓、食店、果子鋪。
北周民風開放,直到亥時方才宵禁閉坊,再擊鼓百下,燈熄火滅,更夫報時,城衛巡夜,不準通宵玩樂。
故而這個時辰正是熱鬧的時候。夜幕將垂,華燈初上,寬闊的街道兩邊,行人如織。
一路行來,小商小販的叫賣聲此起彼伏,叫賣的東西種類各異——妝奩首飾,針線布匹,金銀珠寶,古玩字畫......真真是只有想不到的,沒有買不到的。
雖說各處都有坊市,但地方風情不同,細細品來各有滋味。許多小玩意兒余月亭見也未見過,早就一躍下馬來,這邊瞅瞅,那邊瞧瞧。
這樣也想要,那樣也想要,索性全都買了。不一會兒,手里拿得滿滿當當,盡數塞給顧云安,顧云安一樣樣收拾整齊掛在馬鞍上。
忽而一個小販嘹亮的聲音響起,“豆皮餅——”
余月亭眼睛一亮,忙跑到他攤位面前,聞得香氣撲鼻,咽了咽口水。
小販極會看眼色,撤了張豆皮攤開,一面朝里頭裹各式菜品,一面問道,“小郎君加酸還是加辣?”
余月亭想想,“辣!”
“好咧!”
小販手上麻利地加上佐料,卷起薄如蟬翼、晶瑩透亮的豆皮餅,在油案上煎得油滋滋、金燦燦方才遞過來。
余月亭正要張口,忽而瞥見身邊的顧云安,也不好意思自己吃著,叫他看著。想了想,將豆皮餅一分兩半,遞過去。
顧云安倒也不客氣,接過就往嘴里送。
余月亭才吃了一口,就聽得顧云安咳個不停,眼中都咳出淚來,一面喊道,“辣、辣……”
余月亭捧腹大笑,“你吃不了辣你不早些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