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月亭急了,扯著嗓子大聲喊道,“貂皮、兔皮、狐皮來嘍!”
她這一嗓子出去,院里頭的狗受了驚,嗷嗷叫喚起來。
老劉膽子小,腿腳一哆嗦,拉著車就要跑。
余月亭一把將他攔下,見他一臉驚慌失措,笑得上氣不接下氣,“我說阿叔,你這膽子還沒我大,我都沒跑,你跑什么?”
老劉哆哆嗦嗦壓低了聲音,“咱們快走,待會兒惹急了,人家報了官,可是要吃板子的!”
余月亭一把拽住他的車,“不怕,跟你說了沒事,官軍閑得慌嗎?誰有功夫管這個,而且依照北周律例,這也沒犯法,怕什么的。”
“阿叔你快喊!我嗓門細,聲音小,只招來了狗,沒引來人。”余月亭笑著催促道。
見余月亭鎮定自如,老劉心里也有了點底,在余月亭三番兩次的大氣之下,深吸一口氣,大喝一聲,“獸皮、山參、新鮮的麂子肉嘍!”
老周聲音渾厚嘹亮,到底是干活的人,就是中氣十足。
一嗓子出來,嚇了余月亭一大跳。
“誰啊?”
“誰呀?”
“干什么的?”
“叫喚什么啊?”
老劉這一嗓子出去,坊街內頓時熱鬧起來,有幾家開了側門探出頭來張望著。
見有了效果,余月亭忙催促老劉趁熱打鐵將招牌吆喝出來,買山貨的人多了去了,要讓人家記住,必然得有自己的招牌。
老劉犯了難,“我就是個買山貨的,哪里來的什么招牌。”
急壞了余月亭,忙問道,“你這一車東西是打哪兒來的?”
老劉不明所以,“我們村后頭有座山,山上的東西好得很,以前還挖出過千年人參呢。”
余月亭聽得著急,狠狠朝車上拍了一下,“阿叔,那山叫什么名字?”
“茂嶺山。”老劉答道。
“好,你就拿這個當招牌,使勁兒吆喝。只要今天將東西賣出去了,你這茂嶺山的山貨也算是小有名聲了,下回你來只消喊茂嶺山的山貨來了,保準有人跟在你屁股后頭買。”余月亭說道。
老劉聽明白之后,更加來勁兒,扯著嗓子高聲喝道,“茂嶺山的山貨來嘍!紅狐皮子,又綿又軟!做圍脖!縫圍領!”
“茂嶺山的麂子肉來嘍!鮮嫩美味!吃了第一口還想第二口啊!”
老劉滿心想著趕緊將貨買出去,喊了一嗓子之后越來越順,也越喊越溜起來。
余月亭含笑在一旁看著,原本寂靜無聲的街巷也熱鬧起來。
有個管家從側門探出頭來,伸手向老劉找了找,“那貨郎,說你呢。你過來,我看看你那紅狐貍皮,我家娘子要做圍脖。”
“好嘞、好嘞。”老劉興奮地跑上前,將狐皮翻出來遞給管家。
管家拿到手中細細一看,果然是好東西。
“我家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