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漢不吃眼前虧,退一步海闊天空。余月亭保持著微笑的姿態,說道:“幾位爺,小本生意,這是小意思。”
余月亭本想用碎銀子打發了這群地頭蛇,沒想到領頭的那個一下子把銀子打翻在地,惡狠狠地說:“揚州是你想來就來的嗎?馬上給老子滾。”
見領頭的發威,其他小混混也不甘示弱,把船里剩余的絲綢踢翻在地后,還不忘了踩上幾腳。
余月亭看在眼里,痛在心上。
“幾位爺,有事好商量,不要這樣,不要這樣。”
“這還像句人話,在爺的地頭做生意,就是要交保護費。”領頭的伸出一把手。
“五十兩?”
領頭的搖搖頭。
“五兩?”
“你他媽的打發要飯的啊?”
“五百,五百兩?”
“快給大爺拿錢,否則燒了你的船。”領頭的叫囂道。
五百兩,還什么保護費,這不是明搶嗎?一路平安無事,沒想到在這熱鬧的揚州遇到這種無理的事情。余月亭下意識地捂緊自己的錢袋,暗下決心,就是被打死在船上,也不屈服。
“敬酒不吃吃罰酒,打死這個青州鄉巴佬。”
一場群毆眼看就要爆發了,而瘦弱的余月亭絕對無法在這場博弈中取勝。在這種關鍵時刻,一個人出現了。
“掌柜的,還有絲綢嗎?”一個彪形大漢出現在船頭。
這個人的出現改變了一邊倒的局面,這群小混混就像峨眉山上的猴子看到老虎一樣,再也不敢造次。
來人不是別人,正是在南方名震一時的張士德,本名張九六,江蘇泰州人,元末著名農民起義領袖張士誠(張九四)的胞弟。他從小跟隨兄長以運鹽為生,經常受到大戶人家及官長的欺壓,后來張氏兄弟在至正十三年(1353年)舉起義旗。他在張士誠諸弟中最是強悍有謀,功勞也是最大的。
“張哥,沒想到您會來,哥幾個也沒別的意思,就是想混口飯吃,您別介意。”
“你們就這樣混飯吃嗎?還不快滾?馬上從我眼前消失。”
剛才還無比囂張的小混混們夾著尾巴離開了貨船。可見,這個人在黑道上的影響力是不容小覷的。
“謝謝張大俠解圍,在下不知道怎么謝你,就送您幾匹絲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