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太監見正德帝心虛尷尬,知陛下是對夜天凌有些愧疚,便道:“夜王爺不經常在京都,他的王府也有多年不曾翻修,不如陛下讓宮內工匠將王府翻新一下,畢竟夜王爺也要成親了。”
錢太監跟著正德帝多年,揣摩上意還是有些把握的。
正德帝采納了錢太監的提議,并說道:“王府翻新,他就能光明正大的搬到金家的隔壁了。”
“這樣會不會對王爺和孝平鄉君的名聲有礙?”錢太監聞言,提醒道。
未婚男女,家里又沒有長輩,旁人肯定要嚼舌根。
“徐嬤嬤去金家的時候,把消息傳出去。”正德帝說道。
有徐嬤嬤在,外人要是懷疑孝平鄉君和夜王爺的規矩不好,就是懷疑正德帝的規矩不妥。
“還是陛下想的妥當。”錢太監恭維道。
夜天凌回去沒多久,正德帝的口諭就到了工部。
“老實說,你們有沒有懷疑夜王爺是不是陛下的皇子,是因為某些情況才掛在長華公主名下的?”工部侍郎小聲的說道。
“長華公主對這個兒子好像不聞不問……”還真有人附和。
“廢話這么多,你們到底是來干事的,還是來閑聊的?”工部尚書板著臉批評道。
“大人,這翻新是怎么個翻新法?”工部侍郎問道。
“舊的東西,全部換掉,該重建的就重建。”工部尚書說道。
“……”工部尚書一邊在心里算著這要問戶部要多少銀子,一邊想著這就是陛下親生的吧?
當徐嬤嬤領著圣旨去了孝平鄉君那里時,這種傳言靜悄悄的傳了起來。
孝平鄉君無父無母,就算是對于普通人家,這種情況的姑娘也不是別人的首選。
而世家還有五不娶的說法,1,喪婦長女(母親早死);2世有惡疾(家族里有人患有惡性疾病);
3,世有刑人(家族里有人犯罪的);4,亂家女(父母生活作風不檢點的);5,逆家女(父母不聽長輩話的)
按照貴族圈子的說法,就明面上來說,孝平鄉君的母親就算不是早死,以孝平鄉君的出生也不會懂得在貴族里如何為人妻、為人母。
孝平鄉君這種情況,跟喪婦長女這條類似,甚至還不如喪婦長女,喪婦長女沒有母親作為榜樣,不知道如何與丈夫相處,只可能造成家庭不睦。
而孝平鄉君的出生情況,即使她母親健在,能指望她種地的母親教她如何跟夜王爺相處?眼界和見識多淺薄就不說了,這禮儀和生活習慣問題肯定要從頭教。
所以孝平鄉君需要這樣教導她禮儀和規矩的人,但這種身份一般是由婆婆,也就是長華公主來安排。
門當戶對的話,安排嬤嬤教導禮儀和規矩,可能被人覺得懷疑對方禮儀規矩不好,但孝平鄉君就沒有這樣的說法,因為她的出生,貴族禮儀規矩不到位是肯定的,她學規矩和禮儀是必須的。
因此正德帝讓徐嬤嬤來教孝平鄉君,不會讓人扛不起孝平鄉君,只會讓人高看她一眼,往后也不會有人敢再說孝平鄉君的規矩和禮儀不到位。
畢竟,正德帝身邊的徐嬤嬤連皇子公主都教導過的,懷疑孝平鄉君,就是懷疑正德帝的眼光,懷疑皇子公主沒有禮儀和規矩。
徐嬤嬤到了金府之后,初見金梨時,即使見過后宮各式各樣的美人,她依然被金梨的容貌驚艷了。
不過很快,徐嬤嬤就回過神給對方行禮。
金梨受了半禮,可不敢受對方的全禮,哪怕現在對方已經不是正三品的掌事姑姑。
徐嬤嬤對金梨的反應,心里點了點頭,腦子算是機靈的。
也是,如果腦子不機靈,也不會把賞花會辦的這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