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夜王爺說的也有道理,現在邊關戰事接連失敗,夜王爺若是去邊關,一定能穩定軍心!”
“陛下!臣覺得夜王爺此去很有必要,也許夜王爺會給陛下一個驚喜也說不定。”
“陛下!微臣覺得夜王爺此舉甚好,沒墮其父之名。”
“陛下!臣認為這是一件好事……”
【去邊關也好!最好死在那里!也不用我們出手了!】
【天煞孤星!呵呵……要是能克到戎**隊倒算他為京朝做點好事了!】
【連陛下的親舅舅,他自己的親舅公都不放過,出手這么狠辣,陛下肯定不愿意再讓他待在京都!】
【這次戶部討債,他得罪那么多人,要不去邊關躲躲,敬國公能咽下這口氣?】
【要是他能有其父的本事就好了,朝里武將青黃不接,真是太讓人擔心了!夜千軍要是在,戎國都是咱們京朝的附屬國了!太可惜了!】
【要不是要夜天凌克父,現在有戰神在,戎國又豈敢來犯!】
夜天凌聽著諸多的聲音,微微閉上了眼睛,重新睜開的時候,眸色淡淡,清明如初。
羅坤沒有上前附和,夜天凌這次要賬,得罪的人太多,出手也太狠,所以才會有這么人出來支持夜天凌去邊關!
一個從來沒有上過戰場的人,在有戰事的時候去戰場,能有什么好事?
盡管如此,正德帝也沒有當場答應。
太后聽了下人的稟報,“他自己提出來的?”
“對,夜王爺主動提起來要去邊關。”泰嬤嬤說道。
“皇帝怎么說?”太后問道。
“朝臣們都支持,但是陛下并沒立即答應。”泰嬤嬤說道。
太后嘆了一口氣,“也不知道夜天凌給他下了什么藥。”
這種情況下,正德帝順水推舟將夜天凌打發去邊關才是最好的選擇。
既能讓那些被夜天凌得罪的人出了氣,也能讓挽回一點夜天凌的名聲。
雖說夜天凌是為陛下辦事,但是敬國公可不光是敬國公,他還是夜天凌的舅公!親的!
敬國公被抄家氣病,到今天都沒去上朝!這也是逼著正德帝表態!
敬國公欠的銀子還了,但是夜天凌作為晚輩,他的行為就讓人詬病了。
事后,夜天凌上門道歉,敬國公府的門都沒開。
“去把陛下請過來。”太后說道。
正德帝坐下之后,太后讓人上茶。
“皇帝,哀家上次就跟你提過,讓天凌去邊關待一待,既然他現在自己都主動要去了,你就同意了吧!”太后說道。
“母后……”
“哀家知道你能說,說的話也有道理!但是……皇帝!你舅舅到今天還躺在床上,他年紀也不小了,要是他因為這件事一個想不通就這么過去了,朝臣和百姓如何看待天凌?”太后問道。
“皇帝,哀家知道天凌是因為你才做出來這些事,哀家不怪他,但是哀家這心里也不好過,那是哀家的親弟弟啊!
他都那么大年紀了,大半截身子都入土了,臨了還讓他丟了這么大的一個臉!
這些天,哀家都沒臉見你舅母,哀家知道你難做,哀家也難做。
你的外甥倒是對你好,你這個外甥怎么不去給你舅舅撐撐腰?”太后埋怨的說道。
太后的意思是讓夜天凌去邊關走一趟,起碼讓敬國公的面子上過得去。
“以往他也不常在京都,也沒見你這么不愿意。”太后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