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二人一走,林穆立即轉頭問組里的陸小朝:“婁成來了么?”
“下午就到了。你一般不去這些場合,我就沒提……”陸小朝拿出手機,打開郵件,一板一眼地回答著,“晚上的場子他已經安排好了,先是去……”
“來了就行,無所謂。”林穆擺了擺手,打斷了他,起身出了會議室。
投資銀行簽約客戶,當然不能憑靠“關系”。若是一頓飯一桌酒,一場加拿大狩獵打熊,或是幾次潛規則,就能贏下幾個億的案子,哪個銀行做不到?殘酷的資本面前,贏項目憑借的是對市場敏銳的嗅覺,對信息卓越的分析能力,以及獲取信息不對稱優勢的手段。買賣時一兩個基準點的差距可能是千萬元或者上億的資金,所以說到底還是一個實力為王、數字為王的行當。
更何況投行畢竟不是私人銀行,越大的案子就牽扯著越為錯綜復雜的利益關系和受益團體。若是想著投其所好針對某個客戶走一走捷徑,自然會有另外人看不順眼、施加阻力。所以到了最后,客戶利益最大化才是真正的通行證。
可是叢林里的玩家畢竟都是人,有像亦舟對接人這般蕙心紈質的,就會有斯隆這樣烏煙瘴氣的人,喜歡這些放不上臺面的東西。
不少真正上手負責案子的MD/ED不見得熱衷于陪著客戶走這些場面。畢竟本就要人做得了研報打得來狼,割得下韭菜控得了場,完了還得人家陪吃陪喝陪服務,投行也覺得要求苛刻了些。
于是在華爾街,應運而生的就有婁成這樣的“純銷售”人才,你稱他為“中間人”也好,“介紹人”也罷。他們通常有著過得去的金融業務背景,但是觥籌交錯的社交生活更是他們的興趣所在。若是項目負責人不樂于參與這些場合,中間人便跟著項目從頭到尾,把客戶照顧得妥妥帖帖。
餐桌上,他和七八個人談笑風生,還能方方面面都照顧周全,給小費的時候連幾位服務生的名字都記得清楚。他們往往有著豐富的見識,能和你從某新晉國會議員的提案方向,談到美國四大體育聯盟的球隊新任經理;從冰島極光的唯美旅行,聊到德州獵場的冒險經歷。
百老匯夜晚的一些活動,也在察言觀色的范圍之內。當然,絕大多數客戶不見得喜歡些潛規則里的是是非非,所以中間人得八面玲瓏、投其所好。
婁成就是這樣一個人才。林穆不指著他建什么模型、做什么報表、主持什么推介會,但每次要見斯隆,還真不能離了他。
其實從婁成上報的花銷來看,林穆也多少知曉他們安排的條條目目。畢竟四五個人一晚,幾萬刀的酒水費用,肯定不僅僅是酒水了。不過林穆向來不關心這些有的沒的,反正各類用度只要是遵紀守法,從婁成這里到T行項目走賬,該批的就批,最后兜兜轉轉還是會回到HW所支付的傭金里。
莫飛從會議室里探出個半個身子,問他:“去買咖啡?”
林穆點頭,“你要什么?幫你帶。”
莫飛手里抓了錢包和手機跟上他,輕聲說:“我跟你一起下去。”
二人到了電梯里,沒有旁人,莫飛才笑著說:“厲害啊,這多瑞多要是能拿下,夠你明年的交易額吧?”
“不可能。”林穆答,“固定收益的業務,看著都是幾十幾百個億,利潤根本不夠吃。”
“我還得向你多學學。”莫飛很有誠意地稱贊他。
林穆有些不以為然,“債券有些無聊啊,不然為什么新人都喜歡從債組往M&A跳呢,對吧?”
“你說小洛嘛?”
林穆笑著點了點頭,“她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