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客戶是收購中的買方還是賣方,他們對于投行來說都是甲方、是爸爸、是金主。就好像不論是新郎還是新娘找媒婆,對于媒婆來說,他們都是客人,是要討好的人。
投資銀行就是這樣,得左右逢源,得八面玲瓏。但同時也得冷靜客觀,得辯證理性。
林穆看了眼手機,問裴同亮:“弦廣集團,潛在買方有哪些?”
“目前最有意向的是PL&Co。”裴同亮說。
手機上斯隆的電話進來,林穆接起后,客氣地應付了兩句,很快掛斷了。掛了電話,他仍在手機上飛快地打字,目光都沒離開屏幕,和裴同亮說了句:“這個案子雖然看著肥,但可能性幾乎沒有,不要跟了。”
裴同亮周三早上打工人火熱的心,被澆了一桶冰水,僵硬地問:“為……為什么?”
林穆又去接了個電話,沒顧上回答。
VP陸小朝這時候發表意見:“同亮啊,PL&Co這些年投項目的風格,你關注了嗎?”
裴同亮疑惑地問:“風格怎么了?不是很踏實嗎?”
陸小朝肯定地點頭:“很踏實,很迅速。他們喜歡六個月內把事情都敲定,快刀斬亂麻。弦廣的股權結構相對復雜,真的談起來,估計要拖很久。時間長了,買方就會疲,很容易崩。”
裴同亮不以為然地擺了擺手,解釋道:“每個案子有每個案子特殊之處,不能一概而論。弦廣這種眼看著幾年內就要上市的企業,入手之后性價比很高,回報率那是一個漂亮!PL肯定更有耐心,對吧?”
陸小朝直覺上認為有問題,但一下子說不出個道理,于是緘口,看向林穆。
林穆此時回來了,問裴同亮:“你總結了弦廣近期的人員變動情況?”
裴同亮納悶林穆具體指什么,只能猜測道:“你擔心高管流動太頻繁的問題嗎?”
林穆沒有回答,又去手機上回消息了。
裴同亮思忖了一會兒,答:“這的確是個短板。”
林穆沒有抬頭,問道:“十八個月內總共走了七位銷售部高管,這不僅僅是個短板吧?你去調查過深層次原因嗎?”
譚川林一看裴同亮的表情就知道他整個人都是懵的,立刻英勇地跳出來,幫他救場:“老大,這事情我也跟了。弦廣主營是煙草。這半年有幾家電子煙產品加入競爭,弦廣銷售壓力巨大,好些銷售人員都在往其他競對企業跳槽。但是市場份額的下滑趨勢吧,同亮已經計入估值內了,所以估值還算是客觀的。弦廣去年Q4的銷售額也很不錯。問題不大吧?”
林穆沒接茬,問:“我之前讓你們去看弦廣的客戶逾期付款問題,你們看了沒?”
“我去看了。”裴同亮點頭,開始拼命地敲擊鍵盤。譚川林猜測,裴同亮正在電腦上瘋狂問詢,讓手下分析員把這個具體數據點發過來。
苦逼的分析員在裴同亮的一通狂轟亂炸下發來了數據,裴同亮說道:“30天以上26家,60天以上19家,90天以上3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