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奇有一個疑問,直到今日才解開,那就是古人會集體鼓掌嗎就是那種雷鳴般激烈的掌聲,是不是只有后世才有
今天甘奇見識到了,古人也是會激烈鼓掌的。蘇軾一堂課講了一個多時辰,掌聲激烈,眾人齊齊作揖拜謝。
求知若渴,在這個時代是一種普遍現象,之所以這個時代的人會普遍性求知若渴,其實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獲取知識的渠道實在太少,獲取知識的難度也極高。
讀書,從書開始,就是一種奢侈,老師,也是一種奢侈,一個真正有水平的老師,那更是一般人接觸不到從存在。而且讀書,還是這個時代唯一獲取社會主流知識的渠道。
后世之人,其實再也不能懂得“求知若渴”的含義了,當獲取知識變得容易了,絕大多數人,再也不會“渴”了,再也不把獲取知識當成一種人生最重要的追求來看待了。
蘇軾收獲了掌聲,收獲了眾人的拜謝,有那么一瞬間,蘇軾自己都有一種巨大的成就感。
帶著這種成就感,蘇軾下到后場,忽然覺得心情大好,落座開口呼喊一語“來人,上杯茶來。”
一個在門外候著的小廝飛奔而入,開口問道“主人要什么茶”
“清茶。”蘇軾答了一語,如今這泡清茶的飲茶之法是真流行起來了,連蘇軾都開始喝清茶了。
“主人稍待片刻。”小廝飛奔而出。
甘奇看著奔出去的小廝,忽然多看了幾眼,這個小廝只有歲模樣,今日跟著蘇軾而來,在蘇軾身邊左右伺候,很是機靈,頭前甘奇倒也沒有在意這個小孩子,此時注意了幾眼,便問“子瞻兄,如何身邊帶著個小孩童伺候了”
其實甘奇是覺得蘇軾這么大一個人了,弄一個童工在身邊伺候,多少有些不符合甘奇的思想。
蘇軾笑著答道“這小廝是在路邊買的,本是見他可憐,買回來之后養上一口飯,不至于教他活不大,未想這孩童極為聰慧,又討人喜歡,便帶在身邊了,教一些啟蒙文字,將來大了,能學文斷字的,不想他將來考試做官,識了字也能尋一份不錯的營生。”
蘇軾這是心善,這個時代的苦命人多的是,滿大街都是,蘇軾買了一個下人奴仆,還給教讀書,倒也比絕大多數人心地善良得多。
如此甘奇也就沒有覺得這童工伺候蘇軾有什么不合適了,隨口問得一語“這孩童喚個何名”
“高俅。”蘇軾隨口一答。
“高俅”甘奇微微有些驚訝,這尼瑪,真是高俅
高俅是何許人也水滸傳里那個大名鼎鼎的反派人物,搶林聰媳婦的高衙內,就是他的養子。來日大宋朝的殿前司太尉,權力中心的頂尖官員。
蘇轍還答了一語“嗯,是叫高俅這個名,小家伙機靈得緊。”
甘奇回頭想了想,似乎也想起來以前看過有人評論水滸傳的一些雜文,高俅還真是蘇軾身邊的小廝出身,不僅讀書不錯,甚至還學了一手吹拉彈唱的技藝。
這手吹管、拉弦、彈琴、唱曲的技藝,大概也是平時里伺候蘇軾所用,高俅也深受蘇軾喜歡,不然高俅后來也不可能脫離了小廝的身份,正兒八經得了官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