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奇看著蘇軾,點點頭,又問“那為何起了危機之后,卻又難以渡過危機呢最終只能眼看著國家慢慢走向敗亡一途”
蘇軾想了想,答道“皇帝無為,臣子無為,所以難以力挽狂瀾。”
甘奇又問“那何等作為,才能力挽狂瀾何等因素,又可以力挽狂瀾”
蘇軾是真起了與甘奇交流的心思,答了一語“剛才道堅不是已經說了嗎眾志成城,有錢有糧,便可渡過危機。”
甘奇點點頭“對,子瞻兄大才也,此語不差。內亂,大多不過錢糧之事,外敵,其實也是錢糧之事,眾志成城,有錢有糧,便可渡過危機。所以,我要說的,就是為何到得人口暴漲之后,朝廷反而無錢無糧了就如我大宋,到得如今,開國之時人口約三千萬余,而今人口也快過萬萬之數,也是繁花似錦。反而朝廷也開始無錢無糧了,入不敷出,若是也起了亂事,如何渡過危機”
這一問,嚇壞了滿場眾人,蘇軾也驚得是目瞪口呆,漢之亂,唐之亂,亂而傾頹,亂的時機,正是人口暴漲起來的時候。而今大宋,也是人口暴漲起來的時候,難道也要生亂甘奇雖然沒有說出口,但是話語之中,已然帶有這種意思。
這教人如何不驚
甘奇見得眾人反應,卻笑道“諸位,居安思危爾,范文正公也曾有言,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吾輩讀書人,自然要居安思危,如此方才是正道。諸位試想一下,為何強如漢唐,卻難度危機這就是我今日要說的治國之本質。”
甘奇今日壓根就沒有想與人談什么具體的治國之道,那些治國之道,古往今來,早已被人談透徹了,該如何當皇帝,該如何施政,該如何當官等等等等,這些智慧,前人早已總結完畢,后世千百年,依舊還在用前人的智慧。
甘奇今日,說的就是人口與危機,乃至危機應對與管理。
蘇轍此時也早已從后場出來,站在了講臺旁邊,甘奇今日之言,實在太過駭人聽聞,甘奇提出的人口與國力的聯系問題,也實在是前無古人。
“還請道堅兄速速解惑,為何人口多起來了,反而國力不如之前,為何人口多起來了,反而亂事就起”蘇轍問了一語,這一問,不僅是蘇轍心中的疑問,更是滿場眾人心中的疑問。
所有人,都等著甘奇解惑,這個疑惑,也就是甘奇所謂的治國之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