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愿帶吳鉤,匹馬戍邕州,愿在陣前死,何須萬戶侯
甘奇此文,滿篇其實就是一個宗旨,為什么盛唐那么牛因為盛唐的讀書人,都敢喊打喊殺,甚至自己提著刀出塞去打去殺。為何我大宋朝這也有敵人,那也有敵人因為讀書人再也不敢喊打喊殺,更別說親自去打去殺。
甘奇最后,就是說自己要帶刀上陣,要親自去打去殺。
這大宋朝讀書人的風氣,實在不對勁,甘奇要去邕州,更要盡力影響這些讀書人一起去邕州。
邕州火峒蠻,不是什么大敵,勝之不難。
但這個機會極好,敵人不強,甘奇就是要趁著這個號機會,帶著這些文人士子去戰場上看看,看看什么叫作打仗,什么叫作勝利,更要讓他們看看當兵的人是如何為國征戰的。
親眼見過勝利之后,這些讀書人對于打仗就會有信心。
這種信心很重要,因為大宋朝的讀書人,在真正危機的時候,聽得敵人大軍,大多數人就嚇得戰戰兢兢,滿朝文武,說和說逃的人多,說戰的人少,割地賠款。
不得多久,這些汴梁士子成為朝廷中堅力量的時候,便是大宋危機越來越大的時候,這些未來的中堅力量,如果還是沒有一點敢戰的信心,靖康之恥還如何避免
甘奇要去陣前死,問問這汴梁的文人士子們,要不要隨他一起去陣前死
文章讀完,孔子祥看著滿場眾人。
眾人早已一個個熱血沸騰,特別是那些潑皮無賴,一個個舉著刀槍棍棒,開口喊道“甘先生,當真是條好漢,若是甘先生提刀上陣去打仗,老子也隨他去。”
“去,都去,來日若是誰要去打黨項,要去收復燕云十六州,老子一定去上陣殺胡兒,為國效死。”
“甘先生文章寫得好,有膽氣”
有人又問孔子祥“孔先生,您與甘先生乃是同窗,此番甘先生要上陣殺敵,您去不去”
孔子祥看著滿場熱血沸騰,年輕人的心氣哪里受得這么激開口便道“吾愿帶吳鉤,匹馬戍邕州,愿在陣前死,何須萬戶侯我與道堅兄相交莫逆,便去同死許國”
“好,孔先生不愧為太學大才,頂頂是條漢子”
“來日甘先生與孔先生若能為官,定是了不得的好官,有你們這等好官,恢復漢唐盛世不在話下。”
孔子祥聽得眾人夸贊,連忙起身拱手“諸位謬贊,生死許國,不過是吾輩讀書人之本份,當不得如此夸贊。”
“孔先生,謬贊什么的,咱也聽不懂,反正你就是一條好漢你這般的好漢,來日就合該你當官,當大官。甘先生這般的人,那就要當大大官,當相公才好。”
孔子祥連連拱手,都不知該怎么謙虛了。這回他倒是不急著走了,一杯一杯的茶在喝,與眾人打成一片,聊得興起,還掏錢請人吃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