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奇一語中的,上一次狄青出征,為宣徽南院使、宣撫荊湖南北路,附近幾百里的州府,都臨時受他管轄,想怎么調就怎么調,這一次的狄青,只是邕州安撫使,沒有了圣旨下諾大的官職名頭,憑什么調別人的兵沒有圣旨,沒有樞密院的令,哪個知府知州的衙門會聽狄斑兒的調令
就算有人想要支援狄青,沒有樞密院的令,又豈敢私自調兵出州府境
狄青已然氣得渾身都在發抖,口中怒道“他韓琦,難道不是朝廷宰相嗎當真要看著我兵敗山倒當真要讓邕州百姓于戰火中受苦受難難道我兵敗了,對他韓琦有何好處不成他韓琦才剛剛當上相公,就不要臉面了嗎此賊禍國殃民之輩”
“所以啊,所以他韓大相公不是給了您老百戰精兵了嗎他可不想戰事失敗,他也要這個相公的臉面。狄大爺您可不是那等賣國之輩,更不愿晚節不保,只要狄大爺您答應出戰,這三千西軍,帶也得帶,不帶也得帶。這才是他韓大相公的高明之處。”甘奇說道。
實在高明,太過高明,殺人誅心。
這也不是,那也不是,這也不行,那也不行。狄青軍漢性子一起,說道“老子就把這三千心腹軍將帶去了,他韓琦又能耐我何我又沒有反心,更不會帶兵去做戰事之外的事情,行得正走得直,他韓琦如何構陷于我”
狄青是真的無法了,說出了這置氣之語。
甘奇慢慢說道“狄大爺,韓大相公之謀劃,豈能如此簡單必然有逼你就范的后手,這后手才是他真正的殺手锏。”
狄青剛才的話語,當真只是一時的氣憤之語,他如何能不知道韓琦還有逼著自己就范的后手
此時的狄青,忽然想說一語大不了老子不去了,誰愛去誰去,這仗老子不打了。
頭前狄青也在韓琦面前說過這種話語,但那都是甘奇教的,是討價還價的托詞,并非狄青真不愿帶兵為國效死。
但是此時,這句話語,狄青就是沒有說出口,說得出口,他就不是那個忠君愛國的戰神狄青了。
卻見狄青慢慢落座,長嘆一聲,說道“罷了,罷了,先想戰事,把火峒蠻平定了,之后的事情,再說吧,再說吧這世間總有個是非對錯,總有個青紅皂白,我就不信了,不信陛下如此圣明,就會信了這些狗賊的構陷之語。”
最后,狄青依舊還是把最后一點東西寄托在了趙禎這個仁德的皇帝身上。興許也只是自我安慰,因為狄青興許心中也是明白的,否則此時的狄青,又豈會無奈辭官
一旁的甘奇,也嘆息一聲,他卻說出了那句話語“狄大爺,要不咱們就不去了如何火峒蠻,老弱婦孺加在一起也不過幾萬,算不得什么,今日不平,總有一日會平的。”
卻見狄青擺了擺手,答道“六年前,邕州城破,滿目瘡痍,尸橫遍野,城中那些女眷,更是慘得不堪入目。此番,火峒蠻再起,我若不去,慘狀再演,于心何安”
狄青早已打定主意要去了,甘奇勸了一句,卻勸不出口第二句。勸這么一個真正的忠誠的軍人放棄信仰,是一種人格上的侮辱。
甘奇點了點頭,說道“我再回去思慮一番,定要把韓琦后手防備妥當,定不能讓這廝得逞。”
這是甘奇能支持狄青的唯一方式,那就是幫狄青思前想后,一定要幫狄青防住韓琦構陷的手段。
此時的甘奇,也有些泄氣,是真有些泄氣,對這個朝廷失望了,很是失望。
這樣的國家,還能好得了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