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有道理,老皇帝聽得是連連點頭,但是他并不糾結,到了他這年紀,處理朝堂政事,早已過了糾結的階段。
左右看了看,沒有人再說話了,老皇帝開口“那便寄祿門下省左諫議大夫,領同知諫院之職。諸位以為如何”
左諫議大夫,在門下省,也屬于三省,就是韓琦的下屬,但這個職位是個寄祿官,沒有實際權力,但是有諫議之職責,就是得獻言獻策。
諫官這個系統,也有些奇怪。其實每個衙門都有諫官,有時候會放在各個衙門里,有時候又會獨立成系統。
仁宗朝時期,諫官就是獨立成系統的,過二十年后,諫院又不獨立了,又放回各個衙門了,比如左諫議大夫,就成了門下省的實權官職。也就是說,有諫院的時候,是獨立監察體系。沒有諫院的時候,各省是自己監察自己。之所以可以自己監察自己,是因為還有一個御史臺。
諫院與御史臺,許多時候發揮的作用是眼中重合的。諫院獨立有獨立的好處,獨立監察自然更公正。不獨立也有不獨立的好處,不獨立的時候,就避免了權職重合,讓御史臺一個衙門行使監察之職。
諫院之下,可以同時有幾個知諫院,有左右諫議大夫,有左右司諫,有左右言正。
老皇帝這是要一錘定音了,唐介倒是在笑,他也是知諫院,甘奇如今成了他的同事了,還是實權同事,知諫院有沒有兼職諫議大夫,就是權柄大小的區別。甘奇這屬于知諫院的常委。
韓琦黑著臉,又沒有反對的借口。
包拯很欣慰,沒有讓韓琦得逞。
甘奇自己也很高興,馮京十年就當了首都市長,甘奇這種升遷速度,已經是要彎道超車了。同知諫院,正五品上了,唐介一走,他這個常委立馬就知諫院了,再一調任,御史中丞。想一想都美美的。
“把就這般了,著中書擬旨,門下發出,審官院報備,吏部正誥命。”老皇帝一通安排。
甘奇已經在謝恩。
這件事情說完,老皇帝心情大好,忽然又問了一句“宗蘭可是產有一女啊”
公事場合,怎么忽然問起了私事這有點尷尬,甘奇連忙答道“回稟陛下,正是。”
“可有取名”老皇帝又問。
“還未取名,昨日匆匆一面,今天就忙起了公事,還未顧得上。”甘奇如此答著。
老皇帝點著頭“嗯,退下吧。”
甘奇退下了,站到自己該站的地方去。
朝堂里又開始議論其他的事情,主要是花錢,各個衙門爭著要錢花。這也是朝堂的常態,國家大事的重要一個方面。哪朝哪代都如此,各個衙門都要錢花,錢怎么分配也是一門大學問。
甘奇參與不了這個問題,他現在只有負責賺錢的資格,沒有參與花錢的資格。聽著各位大佬吵架就行了,其實聽他們為錢吵架,也能長見識,從錢的分配,就能真正看清楚朝廷運作的許多細節,也很有意思。
下朝之后,甘奇跟在包拯的屁股后面往外走,包拯黑著臉又一通教育。
當包拯的弟子也是可憐,一天天的,就沒有一句好話。
走到左掖門口,忽然有一個太監追上來了,給了甘奇一張紙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