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奇點點頭“嗯。”
“道堅不用多想,你與我不同,你是狀元郎,又是陛下的妹夫,不比我這牢囚出身,你還是當世的名士大儒,必不會落得我那般下場。”狄青如此一語。
“陛下的妹夫”甘奇念叨了一下,似有所思,隨后抬杯“且吃酒。”
談判在拉鋸幾日之后,終于有了磋商結果。雙方訂下了古北之盟,依舊以兄弟之國相稱,至于誰兄誰弟,并無糾紛,甘奇得每年繼續給遼國送八萬貫錢作為失地之補,遼國收到錢,自然當做歲幣供奉。
李定立了大功,盟約也是他親自起草的。
遼人開始退兵了,興許也等著甘奇派兵尾隨掩殺,也做好了一應準備。
甘奇當然不至于傻到真的去追殺,遼宋軍事能力的對比,其實依舊還與原來差不多。只要甘奇敢派軍出城去追,遼軍必然會給甘奇上節野戰課。
城池關口,真是個好東西。還得感謝老祖宗,燕云這里,從春秋戰國開始,就修長城,古燕長城就綿延好幾百里,后來歷朝歷代,多多少少都有修葺。而今甘奇用的這一段,基本是北齊修建的雛形,后來由后唐之類皆有修葺。乃至于后世,依舊能依稀看到遺跡。
還得感謝老祖宗留下的這個關口,若不是這關口,也沒有甘奇今日的勝利。
甘奇極為清醒,真要打敗遼國,還得需要大規模的騎兵。
所以練騎兵就是重中之重,這個重中之重,暫時都交付到狄青手中,狄詠那邊甘奇也會讓他多帶馬匹去,沒有騎兵,永遠都是被動的。
萬勝軍駐防沿線關口城池,威武軍駐防在燕京城南就糧。也還招兵,威武軍而今差員兩萬多,先從萬勝軍與禁軍里選優,也繼續從西北招良家子入伍。萬勝軍也從禁軍里選一部分,再招一部分。萬勝軍十萬,威武軍五萬,這是要補齊的。
大同那邊,收羊放人的事情已經結束了,賣糧的事情,陳翰已然在開始溝通。甘奇也去了一封上萬字的長信給陳翰,讓他接著與謨葛失人談賣糧之事。
不過這些都是小事,其中還有一件更加隱秘之事,那就是要讓謨葛失人幫著聯系乃蠻人,這才是重點,乃蠻人處于草原最西邊,他們是比較富裕的部落,甘奇要賣軍備給他們,這事情得盡快做。
其實乃蠻人也被擺了一道,他們敢臨陣而走,便是算定了遼宋會不死不休,在他們親眼所見中,宋人能打,他們也知道遼人也能打,一山不容二虎,肯定會打個你死我活。
乃蠻人是要坐收漁翁之利的,他們甚至想取代契丹人在草原上的統治地位,所以乃蠻人如何也不會想到宋遼會罷戰言和。罷戰言和了,乃蠻人便悲劇了,真正坐收漁翁之利的人,顯然不可能是乃蠻人,應該是甘奇與大宋。
歷史到這里,本該是達旦九部在作亂的,耶律仁先還會親自帶兵北院之兵去平達旦九部之亂。
而今一切都拐了一個彎,達旦人沒有能力作亂了,乃蠻人想崛起,卻要面對十幾萬遼軍。
甘奇,恐成最大贏家。
安排好一應事務之后,甘奇已然起身南下,思鄉心切了,身邊帶著補滿七千的騎兵,甘奇也知道,到時候這七千騎兵還得有個凱旋儀式,得當一當儀仗隊,讓汴梁百姓歡呼雀躍一番。
沿路之上,甘奇又見了好幾個人,姍姍來遲的蘇軾蘇轍,一個知灤州事,一個知檀州事,還有馮子魚與孔子祥,一個知涿州,一個知易州。也在燕京城見了見蔡確,蔡確是判官。
不過也都只是匆匆一面,一頓小酒而已。人生便是這樣,年紀越大了,所謂正事越多了,自然而然親朋好友就越來越難聚了。